那個年代的三蹦子絕對是稀罕物件,見識過日本的偏三,對於三蹦子倒也能一眼認出來,不過對於前麵加裝了鋼板,後麵掛了一個車鬥的這東西,老將軍卻是一點興趣也沒有,這都是什麼鬼?
幾輛三蹦子從遠處開了過來,在稍微複雜的地形之中穿梭自如,可以規避各種彈坑,靈活方便的特點著重體現出來。
不過看老將軍一臉的平靜,劉楊也沒有多說什麼,隻是淡淡的看著,很快三蹦子就到了場中,忽然就停了下來,跟隨著兩側的弟兄,忽然掀開了三蹦子上的篷布,露出了三蹦子後鬥中的一個圓形轉盤。
三蹦子生產出來,主要還是為了戰鬥服務的,所以兵工廠在上麵加載了一挺機槍,然後還有一門固定的迫擊炮,將兩側的門子打開,瞬間就能形成一個完善的陣地,並且車上還帶著水和吃的,足夠維持幾天的。
這種設計是為了偷襲設計的,三蹦子自重輕,盡管搭載能力也小,但是靈活方便,用三蹦子攜帶上物資,然後長途奔襲,可以極大地減輕士兵的負重。
最關鍵的是哪怕是遇到難走的地方,哪怕是陷住車,幾個人就能硬生生的抬出來,自重輕的好處就凸顯出來了。
等到了地方,可以熄火推過去,,也不會太費力,到了地方展開就是一個臨時陣地,完全可以形成碉堡,甚至可以扛著敵人的擲彈筒的轟炸,手雷也能能抵擋得住。
坦克的威力雖然大,但是容易受地形限製,但是這種三蹦子卻能不受地形限製,甚至可以走山路,最多就是加上人力。
當然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運送物資,可以說用處廣泛,且成本低廉,三蹦子的機器可要比卡車的便宜太多了,而且很多時候比卡車更好用。
老將軍不是庸人,等三蹦子真正展開之後,就看到了這其中的價值,不由得精神一振,朝劉楊看了一眼:“劉營座,這是你們自己研製出來的?”
“是,隻要給我足夠的設備和材料,我能批量生產,這東西最大的優勢在於製作成本低廉,僅僅是汽車的二十分之一,但是運載量卻是汽車的四分之一,而且適合多種地形,同時還能座位戰鬥車輛——”劉楊笑了,就不怕老將軍不動心,反正好處都說了,隻要老將軍回去和那位說說,自己就有的和那位談了。
說到底,現在太湖受限太大,物資也有些跟不上,自守可以,但是要說盡快的發展卻做不到,所以劉楊猜想另起爐灶從開張。
按照劉楊的吩咐,金豹和李虎並沒有撤回太湖,而是在陳長官逼的最緊的時候,兩人和李鋒以及新兵營撤到了山裏麵,然後並沒有參加這場戰爭,可以說保留著實力。
劉楊有他的想法,安徽雖然不能作為根基,但是可以作為工廠,有桂係製約國府,誰也不至於吃相太難看。
現在那邊籌備的差不多了,但是缺乏原料,當然也缺乏機器,如果國府支持的話,可以考慮繼續朝內地撤,然後建立工廠,用技術換去設備,隻要國府願意合作,那麼就算是貢獻出坦克和飛機的研究結果也不是不行,關鍵是國府要拿出誠意來。
當然如果國府沒有誠意,劉楊也正試探著和桂係聯係,也許可以和桂係合作,用桂係來製約國府,但是首選還是國府。
之所以選擇在安徽建廠,就是為了躲避國府帶來的壓迫,而且將來打走了小鬼子,誰來接收這座工廠劉楊另有打算,並沒有打算交給國府,熟知曆史走向,劉楊怎麼會不做一些投資。
古人說聞弦歌而知雅意,老將軍也是心靈剔透,聞言已經猜到了劉楊的打算,略一沉吟,輕輕點了點頭:“我相信國府也會感興趣的,當然劉營座也不要想的太高了,畢竟都是為了中國,為了打敗小鬼子,一些付出還是必要的。”
“我也這麼認為,或許可以聯合建廠,我出技術國府出材料,然後按比例分配,大家各取所需也不錯。”這時候劉楊可不會客氣,該爭取的絕不會相讓。
老將軍哦了一聲,便沒有再說話,他不過是代為傳話,至於究竟怎麼樣,還是要劉楊和國府慢慢的談,不過既然劉楊有意,那麼相信這件事就能成功,畢竟於國於民都是有好處的。
隨著接下來的多聯機炮出廠,老將軍再一次被震動了,很顯然,特務營的製造能力已經很高了,多聯機炮在漢陽兵工廠還造不出來,但是西山兵工廠卻已經可以生產了,而且有批量生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