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日軍總體是進攻乏力,根據日本國內傳來的消息,反抗軍再一次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攻,讓日本國內再一次出現了各種短缺,直接導致各種物質供應不上,甚至於兵員緊張。
日本雖然號稱武士道精神,但是也不乏不願意參戰的人,原來沒有選擇,現在有了反抗軍,他們不願意背井離鄉,在政府的壓力下,反而投奔了反抗軍,當然這和反抗軍的宗旨有關係。
當初項英去日本,劉楊告訴他一定要有一個好的綱領,比如說拒絕戰爭,或者是給貧苦的老百姓找一條活路,所以從一開始反抗軍就是定位在讓窮人活下去的目標上。
反抗軍不禍害老百姓,即便是殺人,但是在老百姓眼中,他們是正義之師,在沒有飯吃的時候,反抗軍會發放糧食,讓老百姓抵禦饑荒,當然更是要反抗苛政,拒絕繳納高昂的稅賦,拒絕去異國他鄉打仗等等——
也正是這種做法,反抗軍在日本才能發展的這麼快,甚至傳揚出反抗軍可能有中國人的消息,也依然沒有擋住很多日本人為了躲避兵役,或者是躲避苦役,或者是為了活下去,或者是為了家人,依舊有人不斷地投奔反抗軍。
在實力得到了恢複之後,反抗軍從新占據了四國和九州島,極大地破壞了日本國內的武器生產,也導致了中國戰場上,日軍又開始出現物資匱乏。
日軍的進攻原本就是建立在強大的武器裝備上,現在這一方麵出現了問題,甚至有的坦克因為加不上油而趴窩,這讓日軍真正的是苦不堪言,這種情況下,進攻緬甸等國的戰略構想,再一次提上了議程。
當然這些反映在中國戰場上,就表現了日軍在呂梁一帶,在平頂山至運城,日軍都陷入了遲緩,在合肥,在長沙都久攻不下。
日軍從41年開始,征兵令的歲數又開始往下調,但是征兵卻越發的困難,而且因為新兵訓練時間短,戰鬥力不強的問題已經開始顯露,這也是被阻住的另一個原因,總的來說還是物質跟不上了。
隨著進入六月份,中日雙方除了有數的幾個大型戰場,其餘的部隊都開始進入了搶糧的階段,雙方士兵都瞄準了前線的良田,不時地因為搶糧食發生激戰,甚至在合肥,李長官縱火燒毀了幾千畝糧食,也不肯給小鬼子。
戰爭源於此,但是這一切和劉楊的關係不大,此時的劉楊從樅陽縣再一次趕往安慶城,去參加作戦會議。
安慶現在很熱鬧,三十一旅,加上七八二團、八二七團和一零二四團,那真叫誰也不服誰,三十一旅占據了安慶,七八二團在大龍山鎮。八二七團在月山鎮,一零二四團則在山口鄉。
但是現在誰也不願意當出頭的轅子,都在爭著進入安慶,特別是八二七團,因為日軍從潛山過來,首當其衝的就是八二七團,僅僅憑八二七團擋不住日軍的腳步的。
劉楊趕到安慶的時候,日軍已經從潛山出發,趕到了黃墩橋,蹤跡八千多人,而另一路從懷寧出發,有上萬人,已經趕到了涼亭鄉,正準備進攻羅嶺鎮。
此時此刻,真的沒有多少時間好商量,因為戰爭已經馬上就要開始了。
劉楊才進入安慶,副旅長楊大鵬就親自過來迎接,帶著一臉的苦澀。
“劉長官,可算是把您盼來了——”楊大鵬打了個軍禮,說不出什麼滋味,不過姿態放得很低。
劉楊回了個軍禮,不過眼光掃過,卻發現安慶多了一些人,都是穿軍裝的,應該是其他三個團的人,怎麼安慶城也有人,這是怎麼了?
或許是看出了劉楊的疑惑,楊大鵬歎了口氣:“劉長官,不瞞您說,現在黃旅長壓不住八二七團和七八二團以及一零二四團,他們不想在外圍和日軍決戰,就是打,也要求讓我們一起,所以現在都派人進入了安慶,隨時準備強行撤回安慶來——”
“什麼?”劉楊一呆,終於意識到了情況的不妙,難怪黃少仁巴巴的將自己請過來,原來這是想要內訌了,黃少仁知道自己壓不住,這才讓自己過來的。
“一群笨蛋——”輕哼了一聲,劉楊皺了皺眉頭:“你們旅長怎麼說的?”
說起這個,楊大鵬遲疑了,猶豫再三,究竟還是咬了咬牙:“旅座希望劉長官幫忙調解一下,讓——”
“什麼意思,黃少仁這是那我當傻子了,真覺得離了安慶我就不能過下去了,還是覺得我劉楊缺心眼子——”重重的哼了一聲,留言公信力說不出的膩歪,這他娘的叫什麼事,黃少仁這時候還一肚子的算計,還想著算計自己,這可真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