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日軍援兵到來(1 / 2)

其實誰都不知道劉楊的想法,就連小笠原真慧也是種以為劉楊是要在這裏占一塊地盤,但是這種想法是基於英國人是種占領這裏的基礎上,這樣的緬甸是不完整的,可是劉楊知道,獨立自主是不可阻擋的進程,一旦抗戰結束,特務營就必須離開,唯一名正言順的就是投資辦廠。

緬甸是中國的一扇大門,可以作為中國的一個周轉站,到時候一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可以從這裏偷偷地進入國內。

劉楊始終有一個強國夢,他盼望著憑一己之力改變,看著自己的諸國變得強大,而不會白白浪費三十年,但是他更知道,自己的身份永遠不可能在國內又太好的機會,而且隻有現在的身份才能得到一些國家的認同。

雖然羅島的科研已經進展不慢了,但是劉楊卻知道,這還差得遠,羅島畢竟隻是一個島嶼,所能容納的東西有限,所以劉楊選擇了精工機械和電子設備製造這兩方麵突破,對於其他的都少去碰觸,精力有限。

而很多技術不是憑空出來的,劉楊現在這種類似於軍閥性質的身份,才是真正吸引一些人的視線,或者說有人需要劉楊的這種身份,更好地插手國內的事情,一旦丟失了這個身份,反而會失去很多。

胡思亂想中,送走了吳道陀,劉楊也將自己從這種思緒中解脫出來,在緬甸的布局限於貢利拉附近,懂得取舍才不會激起吳道陀他們的顧忌,這一次吳道陀出賣劉楊和特務營,看上去是因為收了達昂將軍的蠱惑,其實何嚐又不是深深地顧忌著劉楊和特務營,從內心中並不歡迎特務營。

無論劉楊說的如何的繁花錦簇天花亂墜,無論是吳道陀還是達昂將軍,甚至很多緬甸的普通的老百姓,都並不歡迎劉楊和特務營的存在,之所以暫時接納,也是因為這是一個特殊時期,需要特務營對抗日軍。

這種說法很讓人無奈,一方麵討厭特務營,一方麵利用特務營,所以,一旦抗戰結束,特務營就必須立刻撤出緬甸,否則肯定要出問題的,這是不容置疑的。如果吳道陀明白這一點,那麼大家相處就容易了許多。

而現在布局的經濟,則是接下來在緬甸生存的根本,緬甸需要發展經濟,更需要新技術新設備,這些東西不會憑空出現,那麼外來的投資就是必不可少的,自然不會對投資有什麼問題,況且誰也不可能做出對這些工廠有什麼傷害的事情來,畢竟還有義勇軍的存在。

隨著吳道陀離去,隻是第二天,獨立軍和特務營就完成了關於臘戌換防的工作,特務營全麵撤出臘戌,除了補充了糧食和水源,並沒有帶走一絲一毫,隨即獨立軍接手,臘戌正是回到了獨立軍手中。

而特務營則配合獨立軍趕往薩貝納戈,隨著日軍五十五師團收縮防線,諸如因多、文多等地逐漸的落在了獨立軍手中,當然獨立軍沒有能力控製這些區域,畢竟吳道陀的獨立軍兵力有限,這樣的鎮子最多隻有一個連的兵力。

薩貝納戈如今是獨立軍的最前沿,將薩貝納戈交給特務營駐防,其實是將特務營當做抵禦日軍的一杆槍,這樣有特務營杵在哪裏,日軍就要有顧忌,而不敢輕易地發動反擊,這樣才能建立一個穩定的大後方。

到目前為止,吳道陀的被獨立軍,除了軍隊不如達昂將軍多,但是控製的地盤卻比達昂將軍還要大,西麵從道茂到莫寧,然後一直到臘戌,獨立軍被拉成了一個長線,當然吳道陀還是以密支那為根本,臘戌也隻是派了一個團的兵力把守,重點防備日軍進攻密支那。

隨著特務營進入薩貝納戈,五十五師團果然消停了很多,讓日軍有些無語的是,特務營和獨立軍公開了他們雙方的合作關係,同時將一份協議公開了。

協議是特務營和獨立軍聯合抵抗日本侵略的協議,內容也就是雙方相互合作,本著緬甸獨立自主,內政自主的方針,然後特務營協助獨立軍抵抗日軍,不過最後多了幾句,特務營可以隨時撤離,絕不會打死仗,這一點獨立軍表示很明確,他們也明確的接受了。

說到底,特務營根本沒有打算在一個地方死守,日軍打過來,如果兵力少,特務營會考慮殲滅,如果日軍勢大,那麼特務營會放棄薩貝納戈立刻撤退,協議就是這個意思,不過你幹嘛非要說出來。

其實越是這樣,日軍更不敢輕易的偷襲,特務營或者說劉楊最善於陰謀詭計,很少死拚,你打過去了,劉楊跑掉了,指不定哪裏算計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