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天馬行空(1 / 2)

日軍第二師團有四個戰鬥聯隊,以及一個炮兵聯隊,一個工兵聯隊,還有一個裝甲聯隊,人數達到了三萬八千多人,不過留在了孟瑙一個聯隊,也就是說前來臘戌的有三萬四千餘人,這還不算諸如野戰醫院以及通信兵等等。

再來看看國軍方麵,有北獨立軍的一個團,不足兩千人,而且戰鬥力並不強,然後是新編二十六旅三千餘人,再加上九十二師的六千餘人,這總共是一萬一千多人,最後加上特務營兩千餘人,再加上一個七百餘人的特戰隊,總共才一萬四千餘人。

也就是說國軍比日軍少了兩萬餘人,不過好在是借助防禦工事防守,但是兵力上的差距,卻不是那麼容易彌補的。

如果計算一下雙方的裝備差距就更明顯了,日軍擁有各式坦克八十餘輛,還有三十多輛裝甲車,可以形成裝甲集群,產生強大的衝擊力。

另外日軍還有105炮六十門,90炮八十門,以及75小炮各種計八十多門,再加上一百二十門迫擊炮,還有數百局擲彈筒,以及四百多挺輕機槍,百十挺重機槍,唯獨因為物資跟不上,第二聯隊所屬現在沒有空軍聯隊。

但是看看國軍這邊,北獨立軍的一個團就隻有90炮四門,75炮四門,輕機槍六挺,重機槍一挺,畢竟這不是吳道陀的嫡係部隊。

至於新編二十六旅,所謂新編二十六旅,本身就是由稅警團和保安軍合兵出來的,有105炮四門,90炮八門,75炮十一門,迫擊炮十四門,輕機槍二十一挺,重機槍四挺,擲彈筒六十多具。

再就是九十二師,有105炮十門,有90炮十八門,有75炮十五門,再加上二十門迫擊炮,輕機槍四十六挺,重機槍十一挺,擲彈筒百十具。

最後就是特務營,其餘的炮沒有,隻有迫擊炮一百三十六門,有輕機槍六十二挺,有重機槍二十八挺,擲彈筒二百二十八具,再加上特戰隊擁有迫擊炮二十門,擲彈筒一百二十具,輕機槍四十二挺,機關槍一百一十多支。

雙方的裝備差距還是不小的,也側麵的看出來了特務營戰鬥力強悍,其實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其裝備精良,一個特務營的裝備,遠比一個師的要多很多,如果不是考慮機動性的話,那麼配備的大炮也絕不會少的,甚至絕對會有讓日軍都眼紅的裝甲車和坦克,甚至可以配備飛機。

對於武裝特務營,劉楊從來沒有小氣過,特務營的槍都是經過改造的,比日軍的三八大蓋威力更大更精準,而且用的是相同的子彈,就是為了好利用小鬼子的子彈做補充,如今的特務營的裝備絕不再是原來交火小鬼子的,更不是從各地淘換來的,這些都是西山島自己出品的,都是經過改製的。

首先說改裝的三八大蓋,除了槍管長了十六厘米,槍托上加裝了減震,另外就是還有很多的小工具在槍托裏,又配備了三棱軍刀,無論是從精度上還是射程上,都要比普通的三八大蓋強一些。

還有迫擊炮,三聯的迫擊炮也都改造過了,炮聲是可以拆卸的,可以直接加長,另外就是極大地改善了減震裝置,讓迫擊炮的後坐力減小了很多,關鍵是重量減輕了,讓三連的機動力更強。

再說輕重機槍,雖然樣子還是歪把子和馬克沁為原型,但是基本上不會再出現卡克的現象,而且彈夾容量更大,更容易更換彈夾,關鍵是輕機槍還能和三八大蓋的子彈通用,這就保證了輕機槍能始終發威,另外就是降溫更快,采用的是風冷。

再就是擲彈筒的減震裝置,才讓三連在奔跑中動用擲彈筒成為一種常態,而不會因此而受傷,增添加了三聯的戰鬥力。

特務營一半的戰鬥力都在武器裝備上,當然還有為數眾多的狙擊手,刨除特戰隊不算,再去掉警衛排,特務營三個連都有各自的狙擊手,每個連都有不下二十名狙擊手,就連三連這個炮兵連都有自己的狙擊手和機槍手,弟兄們放下炮,槍法也是極其精準的,就不要說一連和二連了。

最後就是特務營的單兵素質,除了極強的個人武藝,還擅長配合作戰,哪怕是肉搏戰,麵對三四倍的敵人也敢動手,甚至未必會吃虧,其主要原因就是長了十六厘米的槍和三棱軍刀。

三棱軍刀為刀身呈棱型,有三麵樋的刀具,樋不是血槽,存在的意義在於減輕重量的同時保持軍刺本身的堅固,另外就是三棱軍刀有血槽,除了放血外,更重要的是有利於進行下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