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去合肥(1 / 2)

從前線一直到南京,所有的日軍據點都小心翼翼的,都在窒息的盤查,還有巡邏隊不斷地在山林中搜索,天上還有偵察機低空偵察,可以說封鎖的很嚴密,對於老百姓的盤查也到了嚴苛的地步。

就是劉楊他們前麵的那個哨卡,已經開始挨個搜身,並且查看手上的痕跡,很簡單的道理,劉楊他們都是軍人,整天摸槍,手上絕對有老繭,這一點在日軍中完全體現了出來。

但是日軍想不到,小聖手朱遷對這一點做過處理,除了春梅之外,就連身上的傷痕都做過了處理,隻要不淋雨,隻要不泡水,就是洗把臉都不會影響到化妝的。

所以劉楊不怕檢查,從內到外都是小少爺的德行,隻要不是仔細簡單,怎麼看也是白白嫩嫩的小少爺,肩不能挑手不能拿的。

而且從這一刻開始,有了中尉為他們買賬,畢竟中尉在這一路都很熟悉,所有的據點都已經認識他了,隻要有他,搜查的總是沒有那麼仔細,而且劉楊他們也很配合檢查。

凡是檢查的,劉楊都會立刻接受,當然劉楊是因為有底氣,如果遇到情況,中尉的特戰隊的弟兄,還有警衛排的弟兄,隻要情況不對,一個哨卡說拔掉就拔掉,當然那就隻能強行突破了。

盡管弟兄們都沒有帶槍,但是對於警衛排還是特攻隊的弟兄,任何東西到他們手裏都是殺人利器,甚至於空手殺人也很簡單,他們每天訓練的就是殺人技巧,而且空手搏殺都不是問題。

做過偽裝的弟兄們,化妝成賣菜的老農,又或者要飯的,又或者走訪閬中,甚至於是貨郎,就在劉楊前後幾個哨卡,隨時準備發動,即便是沒有武器,也能在極短的時間裏解決掉小鬼子。

當然能不這麼做就不這麼做,一旦暴露出來,那麼日軍就會不顧一切的圍剿,到時候就算是特戰隊的精銳,想要突圍出去也很難。

而現在小鬼子雖然嚴,但是因為沒有具體的目標,所以還算是輕鬆,加上有中尉的保護,經過據點的時候,往往隻是象征性的檢查一下,因為每一次問道中尉,中尉都會為劉楊背書,一方麵是因為貪戀劉楊許諾的金錢,一方麵是因為他檢查過了。

隻是中尉遺漏了一點,那就是他檢查的是書,因為劉楊很寶貝他的書,甚至願意花三千大洋,張嘴閉嘴言稱孤本無價,雖然中尉表麵上不在乎,但是真正的心裏卻還是惦記著,趁著劉楊不注意,偷偷地藏了兩本。

所以中尉到了光山縣的時候,就已經偷偷地拿著這兩本書,在光山縣找了幾個漢奸,仔細的詢問了一下這些書的好壞,畢竟價值三千大洋的書,誰能真的不感興趣,真的要是無價之寶,那麼或許就不用交易了。

話說中尉趁著在光山縣修整的時候,找了個借口就離開了,然後就找到了光山縣的翻譯官,將這兩本書拿了出來。

“服部太君,這兩本書其中一本是地方誌,是徐州鼓樓的地方誌,另一本卻是宋版唐詩集,這價值很難說,對於某些人可以說價值連城,但是對太君您來說,卻可能一文不值,不過這般唐詩集可能還能值些錢,畢竟這本書存世很少。”翻譯官也是讀書人,當然有些見識。

“告訴我究竟能值多少錢?”中尉有些泄氣,他相信翻譯官不會騙他的。

翻譯官沉吟了一會,不太確定的咳嗽了一聲:“明版的唐詩集差不多要一塊大洋,宋版的存世更少,應該最少也要兩三塊大洋吧,至於這地方誌——有些人可能會花上幾十塊大洋,但是很多人白給都未必要——”

中尉聞聽這話,徹底的失望了,就算是都值個幾塊大洋,但是加起來也未必有劉楊給的多,而且這些書還要想辦法賣掉,關鍵是找到懂行的買家。

就如同翻譯官所說的,這些地方誌,如果對中國人來說,幾十塊大洋都會舍得花,但是對於日本人來說,也隻能用來擦屁股。

“算了,就這樣吧。”中尉很泄氣,那這兩本書就離開了。

劉楊不知道這些事,不過他是無所謂,這些書在劉楊看來的確珍貴,但是和抗戰來說不算什麼,當然這些書能送到太湖是最好了,其實他怎麼會不知道小鬼子偷了他的書,那些所謂的孤本都是仿的。

這一下中尉徹底絕了心思,對於劉楊更是下了定義,這就是個書呆子,而且還是有錢人家的少爺,當然中尉也擔心有什麼問題,甚至偷偷地問了一嘴,徐州的確有個張家和劉楊說的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