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6章 大結局(5)(1 / 2)

陳長官走了,這件事也就意味著放下了,民兵的武器得以保全,也就是說太含糊地區還在掌握之中,別人想要插手還是不可能,即便是派駐部隊,沒有地方的支持也休想待下去,至於政府想要罷免,那要看老百姓坑不坑買賬。

太湖地區就是一個跳板,是劉楊對中國進行輸入的重要地方,確保劉楊帶來的能真正的作用在國家身上,保護中國最後一片淨土。

所以劉楊真正控製的隻有圍著太湖的幾座城市,其餘的都已經歸屬了國府,這些城市如蘇州、湖州、無錫、宜興和長興,外加一個溧陽和廣德,都是劉楊曾經的基本盤,最後就是西山縣。

劉楊在這一塊地區投入了太多的心血,中國要發展,輸入進來的技術,可不是白白便宜那些家族的,需要在太湖地區周轉一下,國府想要要,也需要反饋一下太湖地區,劉楊想要將太湖地區打造成中國的經濟特區和技術特區。

雖然部隊解散了,擺在明麵上的精銳都各自有了去處,但是太湖地區的政治體係卻還是屬於劉楊的,其中太湖地區程坤,以及專員周景文,還有副專員楊光泰,是劉楊體係中的三個頂梁柱。

沒有了部隊的支持,但是還有兩千多警察部隊,同樣裝備很強,特別是西山縣除了三百警察部隊,還有保安軍五百人未曾裁撤,隸屬於警察局管轄,根本不容人插手。

如果沒有民兵的話,那麼劉楊走了之後,就難保沒有人動心了,畢竟太湖地區太富裕了,上交給國家的稅收隻有二成,其餘的八成都用在了太湖地區的建設上,這是一筆極大的財產,另外還有大大小小的幾百家工廠,也是屬於太湖行署的,可以說太湖行署一點不缺錢。

最近一段時間,太湖地區一直在修路,並且擴建了三座水泥廠,大量的開始生產水泥,同時開始修建的還有環著太湖的公路,最後一通上海,二通舊都,三通杭州,關鍵是這些路使用水泥鋪起來的,成為了國內最好的公路。

另外太湖開通的水上運輸,連通舊都和上海,輻射周圍數十個城市,積極地開闊水道,打造華中水網。。

還有新修的沿湖鐵路,徹底的將太湖打造成了華中的物資集散地,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物資運出去,有一車一車的各種布匹,還有各種機械,行銷全國各地,還有各種農業設備等等。

這樣的太湖是讓人眼紅的,隻是劉楊不走,還沒有人敢動心思,但是一旦劉楊離開了,那可就不敢說了。

這也是劉楊不敢輕易放手的原因,如果沒有民兵震懾,那麼可能劉楊的心血很快就被人吃的一幹二淨的,讓劉楊所有的努力都化作烏有,就算是劉楊想要支援國家技術,隻怕也會成為私人的斂財工具,這一點絕不是劉楊胡思亂想。

在陳長官離開之後的第三天,劉楊一聲令下,三萬多人開始登船,各種物質都裝上了船,整個金山碼頭都忙碌起來。

終於在第四天早上,劉楊一聲令下,所有的軍艦拉響了汽笛,然後開始緩緩地離開了金山碼頭,曾經熱鬧非凡的金山碼頭忽然就空蕩了下來,隻剩下一地的狼藉,仿佛廢棄了一樣,再也不見曾經的人。

遠遠地望著正在遠離的海岸,所有的房子樹木都在變得模糊起來,那一刻劉楊心中有說不清的不舍,如果不是不想參與接下來的亂世,真的不舍得離開,中國就是自己的家,離開了家難免有些悵然。

也不知道隨著自己的離開,程坤等人會不會遭遇到刁難,隻怕沒那麼簡單,希望自己留下的後手能讓程坤等人渡過這一劫,也需要那位能遵守他們之間的一些協定,畢竟特務營已經不複存在了。

劉楊的擔心絕不是無的放矢的,正如劉楊所預料的,劉楊前腳離開,後腳就有人開始動了心思,在沒有經過國府下達命令之前,就有人搶先一步派遣部隊進入了太湖地區,並且想要搶占無錫和蘇州。

這一支部隊是獨立二十三旅,隸屬於中央軍,但是卻是某個家族的私軍,打鬼子的時候沒怎麼參戰,實力保存得很完整,小鬼子跑了,搶好處的時候卻比誰都快,因為大家都知道,劉楊一走,這些地盤誰占了就是誰的。

當然還沒有人敢太過分,大多數人隻是在觀望,就算是這個家族自以為有人撐腰,但是也沒有敢針對西山島,也隻是針對無錫和蘇州兩個大城市,甚至沒有敢多做打算,因為也害怕真正刺激到劉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