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大霧彌漫的清晨,日軍借助大霧的掩護,相續展開登陸作戰,可惜當時杭州灣一線守軍抽調嚴重。
整個杭州灣一線僅有63師373團第9連調駐白沙灣東司城,55師炮兵營第3連駐防新興鎮以東到金山衛一線,根本無法抵禦日軍強烈的進攻,饒是如此,國軍將士依舊血戰到彈盡糧絕,幾近全軍覆沒。
日軍強行登陸後,分兩路進犯:一路向東直驅上海;一路向北經新倉、呂巷,襲取鬆江。
第三戰區以張發奎為首的右翼作戰軍司令部,獲悉日軍登陸後,隨即下令調集部隊增援杭州灣前線。
下令原任杭州灣沿岸守備的第62師、第63師和獨立第45旅等部迅即投入戰鬥外,同時派遣第79師、第128師、暫編第11師、第109師和吳克仁任軍長的第67軍等各部增援。
但是依舊還是晚了一步,日軍從杭州灣登陸之後,切斷了滬杭鐵路,然後從南向北發動攻勢,與從北向南打向蘇州河的上海派遣軍協同,對上海戰場上的國軍將士形成包圍之勢,至此,國軍顯露出疲態,滬上戰場情況更是急轉而下。
鑒於日軍攻勢凶猛,並且已經威脅到南京,南京政府終於做出了撤退的決定,打了三個月惡仗的國軍將士,終於撤出了上海戰場,卻終究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鬼話。
從日軍登陸開始,整個第三戰區都動了起來,三連先是接到了增援的命令,但是沒多久,命令卻變成了就地駐防,阻擊日軍。
三連又從東頭島回到了胡隸鎮,同時開始在胡隸鎮東麵挖掘戰壕修建工事,準備在胡隸鎮和鬼子接戰。
誰都沒有想到,從日軍登陸杭州灣,短短二十天的時間,上海、鬆江、蘇州已經失陷,日軍已經兵臨無錫城下,而此時國府還沒有調集足夠的兵力增援無錫,25日,無錫被攻占,城破之日,日本鬼子展開了大屠殺,殘殺國民一萬四千餘人。
劉楊依稀記得這一樁樁慘案,從日軍登陸杭州灣開始,就每天遙望著東方,不時的歎口氣,沒有回到這個時代,或許會去想改變一切。
但是真正的回到戰歌戰火紛飛的時候,劉楊才深深的體會到個人的渺小,敗局不以任何人的想法而改變,即便是擁有一個連的士兵,劉楊卻依舊無力改變什麼。
三連在日軍的滾滾車輪下,就好像一顆小石子,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11師會經常發過來命令,有時候是增援,有時候是固守,有時候又召三連回歸,時間就在這些命令間消磨幹淨了。
而劉楊唯一能做的就是的等待和小鬼子好好地打一場,也隻有他知道,接下來還會有一場更大的災難,可是即便是他說出來,會有人相信嗎?
劉楊想過去警告軍政部的那些官老爺,但是想想也隻能算了,隻怕自己去說的話,多半會被當做動搖軍心而被槍斃,還不如留下有用之身,多殺小鬼子來得實惠。
劉楊也想過拉著隊伍去南京城,可是想想又算了,掌握不了局勢,三連填進去連個浪花都激不起來,除了白白送死,不會有任何改變,個人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自己這個小小的蝴蝶翅膀也扇不動沉重的未來。
隨著無錫城的陷落,胡隸鎮的老百姓害怕了,開始攜兒帶女的朝西麵逃跑,但是總有些故土難離,又或者種種原因舍不得離開的,特別是那些上了年紀已經無法遠離故土的人,卻終究還是選擇了留下來。
一時間胡隸鎮走了近半的人,曾經繁華的胡隸鎮如今沒剩下多少人了,特別是壯年男女大都走掉了。
但是崔鎮長和那些鄉紳卻大都選擇了留下來,不是因為故土難離,而是因為他的家業大都在胡隸鎮,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也不會離開的,但是畢竟害怕了,害怕小鬼子會像在無錫一樣大開殺戒。
就在無錫城陷落的第二天,崔鎮長就和幾個鄉紳帶著酒菜請來勞軍,雖然臉上勉強保持著平靜,卻難掩內心的惶恐。
“劉連長,能不能守住鎮子?”放下酒菜,崔鎮長實在沒心情和一幫當兵的閑扯,按耐不住前來找劉楊問個明白。
看了一眼崔鎮長,劉楊自嘲的哼了一聲:“守住,國軍八十萬精銳丟了上海,一個師沒有守住無錫,就我一個連守住胡隸鎮,你覺得守得住嗎?”
“那——”崔鎮長臉色一變,嘶嘶艾艾的不知道說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