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軍大佐,還是主動投降的,這功勞可真的不小,唐學智臉色一變,不過酒井李彪才是西線指揮官,猶豫了一下,確實超坐在中央的鄭金鳳看去,如果說此時還有人壓得住李彪,那麼久非這位夫人了。
隻是鄭金鳳卻輕輕搖了搖頭,吐了口氣:“李彪說得對,我家劉楊已經不需要這些功勞了,他臨走的時候說過,這一次要打就要把小鬼子打痛,痛到不敢再琢磨咱們,都殺了吧。”
鄭金鳳一開口,唐學智孫二虎崔海洋等人都不由得心中歎了口氣,再也沒有說什麼,前來彙報的士兵自然回去了,帶給小鬼子的是絕望。
就當石原浩川感覺到看見希望的時候,一捆柴火卻丟了進來,原本已經開始暗淡的火焰,隨即又開始轉而旺盛。
石原浩川臉色一變,已經知道了中國人的態度,果然不要俘虜,到了此時也隻能拚一拚了,猛地咬了咬牙,一揮指揮刀:“士兵們,要麼在這裏被活活憋死,要麼給我衝出去,殺給給——”
雖然前麵是火焰,哪怕是水火無情,但是日軍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此時在膽怯的人也會興起拚命之心,更何況還是這些凶頑的日軍,命令一下,就有不怕死的咬著牙朝外衝,隨後就有人跟上。
沒等日軍衝出火焰,外麵的守軍就發現了端詳,那還會客氣,立刻就開了槍,一挺機槍十幾隻步槍,交織出來的火力在這狹窄的地道口,絕對是令人無法想象的,最可恨的是守軍還是采用的三段式射擊。
所謂三段式最早出現於清朝,因為那時候的火繩槍還是遂發式的,所以發射速度慢,即便是老手也要三分鍾能發射兩發子彈,所以為了保證連貫性,就將士兵分成三批,第一批發射,第二批替補,隨即第一批繼續發射,等第三批發射完畢,第一批已經填裝好了彈藥,這就是三段式。
本來無論是中正式還是三八大蓋,都已經是五連發的步槍,但是因為地道口太狹窄,所以唐學智命人采取三段式射擊,保證射擊的連續性,十幾個人分成三批,配合機槍足以將地道口封鎖的死死的。
其實也不是日軍不想用手雷炸守軍,但是在這種地道之中,根本不可能扔得遠,要是沒扔出去,說不定還能被地道炸塌,到時候就真的沒得玩了。
再說日軍朝外衝,外麵的守軍開槍,日軍根本可以抵擋的,至於那些鐵板,此時已經因為缺氧沒有力氣了,拿著鐵板就等著被燒死吧,所以根本沒有人去拎那些東西,隻是憑著血肉之軀想要闖出去。
沒衝出幾步,就被人用槍給打死了,死了也就死了,偏巧還會堵住地道口,後麵的日軍還不得不將屍體撤回來,以期打開地道,但是這樣一來速度就慢了下來,根本就來不及衝出去,更可惡的是,還不時的有人將柴火丟進來,保持著火焰的旺盛。
轉眼七八十名日軍慘死在了地道口,卻沒有人敢停下腳步,地道中的呼吸越來越艱難了,隻有離著地道口近一些的還好受一點,後麵的人不停的推著前麵的人去送死,好讓他們靠近洞口多一點,這種無法呼吸的滋味太難受了。
石原浩川或許很聰明,卻絕對沒有想到一件事,那就是地道這麼長,上千人排在這裏,前麵的人還好說,好歹能呼吸下去,但是後麵的人很快就沒有了氧氣,在衝不出去的情況下,那些已經因為缺氧而大腦失去控製的人,再也控製不住自己,拚命地朝外擠過來。
後麵的人一擠,前麵的人就不由得朝火焰壓去,要是單單是火焰也就罷了,但是關鍵是還有外麵的守軍,槍聲響起,前麵的人就被射殺,但是沒等屍體撤走,後麵又擠了過來,結果死了幾個人之後,可悲的是地道口就堵住了。
但是後麵人不知道,無論石原浩川怎麼喊,也沒有人在聽他的,反而拚命地朝前擠,很快就堵死了,卻反而更加無法衝出去,甚至最倒黴的人是被活活的燒死的。
很開石原浩川也沒有了動靜,最前麵的這些人都已經被活活的擠死了,地道中就更加無法透氣,最裏麵人已經開始難受的要抓開胸腹,有的更是瘋狂的殺死前麵的同袍,亂了,日軍徹底的亂了——
守軍的槍聲停下了,雖然感覺不對勁,卻不知道出了什麼事,結果小心了好半天,裏麵也不見有人出來,反倒是遠處有稀疏的槍聲傳來,估計這是一些散落的小鬼子企圖從其他的地道口出去,結果被埋伏的守軍給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