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日軍特戰大隊(1 / 2)

“所以說小鬼子在虛張聲勢——”這就是劉楊的結論,日軍不斷地增兵,甚至於在報紙上發出各種宣言,但是他們的實際情況在哪裏擺著,別說杭州,就算是對上特務營,憑借兩個師的兵力,日軍也很難再三日之內吃得下。

王師長點了點頭,對於劉楊的情報能力還是比較相信的,但是王師長還是擔心:“日軍不會一直沒有動靜的,劉營座,咱們最好還是下做好準備,免得被小鬼子打個措手不及。”

嗯了一聲,做好準備錯不了,無論是一零五師還是十三旅和預十九旅,現在都在積極備戰,重建宜興和長興確實當務之急,既照顧民生,又有戰略價值。

“就我看來,戰爭已經在一個月之後,現在已經是五月初了,再過上個二十多天,就是夏收在即,到時候為了糧食,怕是不可避免的要和小鬼子狠狠地打一仗——”劉楊吐了口氣,就日軍現在的情況,以及日軍頻繁的調動,可以看得出來,日軍在對太湖的確實現封鎖。

但是要說打仗,日軍目前不具備機會,特務營兵精糧足,一旦開戰絕不是幾天能結束的,更何況如今第五戰區的戰況也很激烈,日軍相對吃緊,並且日軍在籌備在兩廣登陸,物資肯定很奇缺,這時候戰爭,隻能將武藤張的華中方麵軍拖入泥潭。

“是呀,馬上就要到夏收了,這一仗不想打都不行,呼——要是第三戰區能夠配合就好了。”王師長歎了口氣,其實他和劉楊的看法高度一致,日軍在等待時機,隻要夏收能夠搶奪足夠的糧食,就絕對可以迅速的展開進攻。

夏收是關鍵時候,每年的夏收都是國軍和日軍碰撞的時候,日軍以戰養戰,在日占區甚至送出化肥,來提高當地糧食產量,況且江浙一帶更是中國的糧食主要產地。

老話說,江浙豐則天下豐,就可以知道江浙對於中國的影響,日軍不會在不知道,依靠東三省運糧,根本無法支撐日軍發動全麵戰爭,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屯糧,否則到時候小鬼子就要麵對吃不飽飯的境況,吃不飽飯怎麼打仗。

聳了聳肩,劉楊給自己點了顆煙,透過窗戶望向正在興建的長興新城,用力的吐了口氣:“所以呀,從現在開始,就要加強布置,這也是我來的目的,我已經安排十三旅和預十九旅開始逐步安排人下去,加強對民兵的指導和訓練,爭取在夏收之際,和日軍好好的打一仗——”

“劉營座果然無事不登三寶殿呀。”王師長哈哈笑了起來,就知道劉楊不是來檢查長興城建設的。

嘿了一聲,扭頭朝王師長望去:“王師長,你也要開始將部隊下沉,我會安排人具體負責這一塊的,以班為單位,一個縣最少要投放十個班以上,咱們要將太湖周圍所有的縣區都覆蓋過來,為打好這場仗做好準備。”

“放心吧,一零五師絕不會拖後腿的,我會悄悄進行,絕不會讓鬼子有所警覺。”王師長點了點頭,誰都知道,日軍的奸細無處不在,如果是大規模調動,很難不引起日軍的警覺,一個班一個班的往外派,日軍就很難監察到。

為了打好這場戰爭,劉楊連警衛排都派了出去,負責指導民兵,甚至倉庫裏的槍支都發下去了,以太湖為中心,最少不會低於三萬以上的持槍民兵,這些人既是搶糧的主力,又是打鬼子的主力。

當然要想打贏這場戰爭,劉楊還打算拉上第三戰區,至於如何拉攏,劉楊已經有些腹稿了,絕不會像上次一樣弄成一鍋夾生飯。

當劉楊離開長興的時候,長興已經修建了不少民居,但是現如今都是以長興的民兵為主,畢竟是長興本地人,利於掌控長興的局勢,如今無論是長興還是異性,昂或是溧陽郎溪廣德,乃至於蘇州無錫湖州等地的廣大農村,沒有哪裏不存在特務營的民兵。

在日軍的鐵蹄下,無數中國百姓慘遭屠戮,所以仇恨深得很,想要發動民兵,對於特務營不是難題,又加上還有劉楊這位抗戰英雄在,另外,劉楊讓所有的老年和兒童撤往西山島,或者浮田或者占領區,讓民兵青壯輕裝上陣,對於打鬼子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最少民兵沒有了後顧之憂。

日軍的確是兵力不少,但是卻是以城市為主,最多到鄉鎮一級,對於農村的控製力並不強,一是為了擴張,日軍沒有足夠的兵力維持,而是也不敢大規模的分兵,日軍作戰優勢就在於集團作戰,如果分散的太厲害的話,哪怕是以中隊為主,也很容易被國軍逐個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