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殺出來的兩支軍隊,徹底的大亂了波才的部署,鮑鴻率領的軍隊從外圍打破了波才的包圍圈,和嶽彥的大軍聯合在一起,並肩作戰,而曹操率領的軍隊卻直接向波才衝了過去。

波才急忙讓彭脫帶兵前去抵擋,彭脫應了一聲,帶著黃巾兵便去抵擋曹操,兩下照麵,結果被曹操一劍斬殺。

一直跟隨在曹操左右的兩個壯漢,一個持刀,一個持槍,正是曹操的同宗兄弟曹仁和曹洪。

曹仁、曹洪二人當先開道,帶著騎兵便衝殺進了黃巾軍裏,刀槍並舉,勇不可擋,殺的黃巾軍哭爹喊娘,愣是在黃巾軍裏殺出了一條血路,朝著波才便奔馳了過去。

波才見狀,沒有絲毫畏懼,將手中鐵槍向前一揮,大叫了一聲,一馬當先,帶著部下便衝曹仁、曹洪殺去。

曹仁馬快,在曹洪前麵,見波才到來,緊握手中鐵槍,大喝一聲,便朝波才刺去。

波才揮動手中鐵槍,直接擋下了曹仁這一擊,和曹仁錯身而過,和曹洪打個了照麵,舉槍便刺。

曹洪扭身避過波才的這一槍突刺,手中大刀猛然朝波才頭上劈去,卻不想被波才避過。

曹仁、曹洪頓時勒住了馬匹,二人幾乎同時掉轉了馬頭,再次朝波才攻擊過去。

波才也不甘示弱,撥馬回戰,與曹仁、曹洪廝殺在一起。

刀槍交鳴,曹仁、曹洪前後夾擊,波才左擋右格,竟然絲毫沒有落在下風,反而舞動鐵槍,左刺右挑,還有還手之力。

曹仁、曹洪大吃一驚,重新抖擻了一下精神,沉著應戰,相互配合,四五合後,便將波才壓製的毫無還手之力,就連遮擋也略顯困難。

波才心知不妙,朝著曹仁、曹洪都虛刺了一槍,掉轉馬頭便想跑,卻不料曹操騎著戰馬快速從背後殺來,“唰”的一聲響,手起劍落,波才人頭落地,被曹操斬殺。

曹操一劍刺中波才的人頭,朝高崗山快速奔馳了過去,朗聲叫道:“波才已經被我斬殺,爾等速速投降,否則格殺勿論!”

這聲叫喊猶如平地一聲雷,瞬間在黃巾軍和官軍中炸開,眾人全部朝高崗山望去,但見曹操高高的舉著一把利劍,而劍尖上還插著一個人的腦袋,正是波才。

嶽彥忽然看到這樣的一幕,見手持長劍的人是曹操,不禁有些欣喜。

這時,曹仁、曹洪等人迅速圍在了曹操身邊,嶽彥見後,臉上的欣喜登時消散,反而眉頭皺起,多了一絲擔憂。

黃巾軍見波才已死,皆無戰心,官軍則受到了激勵,倍加神勇起來。

很快,戰場上的形勢便發生了逆轉,多如牛毛的黃巾軍紛紛朝陽翟方向退卻。

嶽彥當機立斷,讓朱儁、盧植率領所有步兵對黃巾軍窮追不舍,而他則親自率領所有的騎兵,抄近路,趕往陽翟,趁勢攻下陽翟。

計議已定,嶽彥來不及和鮑鴻、曹操敘舊,將烏桓突騎,朱儁、盧植、鮑鴻、曹操所部的騎兵全部集結在一起,都歸他一人調遣,讓一位斥候當向導,抄近路,朝陽翟趕去。

長社和陽翟隻隔著一條潩水河,相距也不過四五十裏路,嶽彥帶著所有騎兵,馬不停蹄的朝陽翟趕去,隻用了大約一個時辰的時間,便抵達了陽翟。

此時的陽翟城內,留守的黃巾軍少之又少,波才為了滅掉官軍,將十餘萬的兵力全部帶走了。嶽彥等人突然攻了過來,陽翟城內的黃巾軍就像是驚弓之鳥,不戰而降。

嶽彥占領陽翟城後,留下劉備和五百騎兵守城,他帶著其餘人則朝潩水河畔趕去。

潩水河畔,有一座木橋,這裏是兩岸來往的必經之路,嶽彥等人來的時候,就是從這裏過來的。

如今,眾人再一次來到這裏,嶽彥勒住了馬匹,全軍也都停了下來。

曹操看了一番周圍的景象,朗聲道:“將軍,兩岸樹木茂密,非常適合埋伏,不如分兵四路,分別埋伏在橋兩岸,等到黃巾敗軍抵達,一起殺出,必然能夠讓黃巾軍膽寒!”

嶽彥笑道:“知我者,孟德也!”

隨後,嶽彥將騎兵分成四個部分,讓鮑鴻帶領關羽、張飛埋伏在對岸的左邊,曹操帶領曹仁、曹洪埋伏在對岸的左邊,他帶著華雄埋伏在這裏的左邊,而張郃、高覽則帶著一部分騎兵埋伏在右邊。

命令下達之後,兵力四散開來,紛紛埋伏了起來。

河岸兩側都有較為茂密的樹林,而河邊還有成片的蘆葦,是一個絕佳的埋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