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刻間,大殿內寂靜非常,一雙雙炙熱的眼睛在緊緊的盯著嶽彥,心中都充滿了各種猜疑。
雖然每個人的心中都各懷鬼胎,但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反對,誰也不想得罪這個現在在朝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何太後環視了一圈,見群臣都不吭聲,便朗聲道:“既然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的話,那這件事就這樣定了。皇帝,你說呢?”
劉辯坐在皇位上昏昏欲睡,突然聽到背後何太後的聲音,立刻驚醒,連忙道:“我一切都聽母後的!”
“尚書令何在?”何太後問道。
一人立刻出班,朗聲道:“臣在!”
“即可起草聖旨,準許楊賜辭官歸鄉,太尉一職,由驃騎大將軍嶽彥……”
突然,大將軍何進抬起了手,高聲叫道:“太後娘娘,請等一下!”
何太後望了一眼何進,問道:“大將軍有什麼事情嗎?”
何進反駁道:“驃騎大將軍嶽彥年紀輕輕,而且資曆尚淺,如果由他擔任太尉的話,我怕群臣不服!”
話音剛落,太傅袁隗立刻隨聲附和道:“啟稟太後娘娘,太尉乃三公之一,位高權重,理應由德高望重之人擔任,驃騎大將軍雖然年少有為,但資曆尚淺,不足以擔此大任,還請太後娘娘三思而行!”
嶽彥聽後,反駁道:“有誌不在年高,無謀空長百歲。甘羅十二歲拜相,就是典型的例子,隻要在其位,謀其政,就能勝任。不像某些人,頭上頂著太傅的頭銜,幹的卻是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袁隗聽後,氣氛異常,怒道:“你……你說誰?”
“說誰誰心裏清楚,別以為你幹的那些齷齪事情,別人就不知道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利用強權,逼迫城中張姓人家將女兒嫁給你為小妾,張家人不同意,你就害人性命,還強行霸占了張家女兒,如此不齒行徑,你身為當朝太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你還配當這個太傅嗎?”嶽彥唇齒相譏的道。
袁隗聽後,臉色鐵青,額頭上冷汗直冒,這件事他就是想否認都否認不掉……
“怎麼?沒話可說了吧?如此德行,怎麼配做當朝太傅?”嶽彥步步緊逼,轉而對何太後道:“太後娘娘,臣這裏有一道奏折,就是要彈劾太傅袁隗,還請太後娘娘過目,給出公允的處理!”
太監立刻接過奏折,轉交給了何太後,何太後看了以後,大發雷霆,立刻下令廷尉崔烈處理此事,廷尉崔烈熟知大漢律例,按照律例,製定了處理結果,但又念在袁隗舊功,兩下中和,罷免了袁隗的太傅之位,並貶為庶民,以後永不錄用。
此結果一出,袁隗當即嚇傻了,大將軍何進、執金吾袁滂等人也都是極為震驚,敢怒而不敢言。
而丁宮、劉焉等人,則是暗中拍手稱快。
袁隗被迅速逐出皇宮,大將軍何進失去了一條臂膀,好不懊惱,但也無可奈何,隻好眼睜睜的看著嶽彥成為了當朝太尉,位列三公之首。
嶽彥一經上任,立刻拿出了數道奏折,首先奏請舉薦議郎蔡邕為太傅,接著提出重新興辦太學,征召天下有名望的大儒進入太學為博士。
這兩項提議,都一一獲得準予,於是,鄭玄、陳寔、陳紀、管寧、華歆、孔融、邊讓等這些全國知名的大儒,皆被征召到洛陽來,為太學博士。
早朝退後,群臣都圍繞在嶽彥的身邊,大多都是恭喜、賀喜,讓大將軍何進見了,當真是羨慕、嫉妒、恨。
嶽彥留在大殿中,和楊賜辦理了一下交接手續後,拿到了太尉的印綬,這才放心離開。
等到他回到家中之後,卻發現嶽府門前門庭若市,各種各樣的車輛堵滿了整個街頭巷尾,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帶著各種各樣的禮物來到了嶽彥的府前,爭先恐後的給新上任的太尉大人送禮。
所有當官的人,都不傻,嶽彥因為平定黃巾之亂,獲得驃騎大將軍的職位,現在又當了太尉,誰願意得罪這樣的人?都巴不得趕來送禮,巴結嶽彥。
嶽彥看到這樣的一幕,什麼叫做世態炎涼,他算是體驗到了。幾個月前,他還什麼都不是,如今,他已經站在了整個大漢的權力巔峰,但這不是最高峰,而他離權力的最巔峰,雖然隻有一步之遙,但這一步如果走錯了,那麼他就會跌的粉身碎骨,萬劫不複。
所以,這一步,他要走的穩穩當當的。
百餘名鐵甲精騎在張郃、華雄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從巷尾走來,整齊的馬蹄聲在平坦的大路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嶽彥在這些人的簇擁下,麵色鐵青的緩緩駛進了巷子,當官員們看到這樣的一幕時,都紛紛進行避讓,退到道路兩邊,行跪拜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