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敲鑼的士兵在街頭巷尾拚了命地叫喊著蘇若柳的言論,而府城的四處城牆門口,也一樣張貼寫著同樣文字的布告。
經過這樣疲勞轟炸下,城裏百姓慢慢打開房門,走向了街頭。
“這是真的假的?難道朝中真的派了青天大老爺給咱們伸張正義來了?唉,說起來,這些年要不是有王再興這般黑了腸子的官,咱們這片土地哪裏用餓死那麼多的人啊。”
“誰說不是呢。要是早知秦王殿下居然能把這批貪贓枉法的家夥繩之以法,咱們早就去西北尋秦王去了。隻苦了我家老大,去年也不知被抓去了哪裏,還能不能把人找回來。”
“聽說前頭街讓賣餅的王老頭已人往府衙門遞了狀子,想要把自家流放三千裏的兒子重判呢。你家的要不要去?”
“要,走走走,老子要是不借著這個機會找尋親朋,再告那狗官一狀,我都對不起早死的老爹!”
“隻希望秦王殿下是真心為咱們這些草民作主吧。”
“你胡謅個什麼,沒聽那些差人老爺說嘛,秦王殿下可是陛下第三子。這天下都是人家的,比起那起子官吏,自然會偏向咱們老百姓啦。反正剛剛秦王妃的車駕進城的時候,我都從門縫裏看到了。我相信秦王!”
這些老百姓一邊走,一邊議論的時候,從對麵過來一個衣著襤褸的老者,與麵相苦澀的平民不同,這位滿臉都是紅光,一看就知身上必發生了喜事。
“喂,張老頭,你這是打哪來?可是有什麼好事發生?”
“哈哈哈!我家的那小子不是交不起稅,叫那起子差人給抓了嘛,現在我一老朽,進了衙門,尋了那裏的新差人老爺一提,我大兒便可出來了。你們瞧,這是差人老爺我簽的文書,拿著這個,直接去牢裏提人便是。這可真是托了秦王殿下的福,才我大兒的今天,回去老朽便給秦王殿下立個牌位,早晚供奉!”
說罷,張姓老者喜氣洋洋地跑去接兒子回家。這些方才還是說話的老百姓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倏地,一窩蜂似的往府衙衝去。
張興此時卻忙得頭暈腦漲,他一武官,如何會判案,便是發動手底下許多的大頭兵,也是一時頭痛得不行。好在這些百姓多是狀告那些叫他扔進牢裏的官吏,普通民事糾紛倒是少了不少。尚能給他一口喘息餘地。
這時,蘇若柳帶著白芷進了府衙門,“張將軍,我剛剛叫人安撫過百姓了,誰知轉到半路,聽老百姓說,你們府衙都插不進腳,連等著都擠不進去。你這裏是怎麼回事?”
“王妃娘娘!不是某故意如何,實是某手底下的大頭兵們都不識字,您看,這不就耽誤了。您再等等,等某再尋幾個識字的……”
張興抹了把頭上的汗,一時有些手足無措。蘇若柳挑了挑眉,作為戰扶風最為信任的手下之一,她對張興此時的作態有些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