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典籍記載,羅刹國的魔法師,凝聚的所謂魔法元素,其實就是華夏修真界所謂的五行靈氣。隻不過有些是融合後的五行靈力。正是由於這些靈力的融合,才讓羅刹魔的魔法師類型超過了5種。
比如這聖光魔法師,按照華夏典籍記載,所謂聖光,就是火屬性天地靈氣和金屬性天地靈氣融合而成的一種能量。正是由於火屬性靈氣的暴烈和金屬性靈氣得鋒利,才造就了聖光魔法師魔法師最為強悍的攻擊能力。
而冰係魔法師,則被認為是水係魔法師的一種變異存在。至於風係魔法師,華夏的典籍認為是融合使用木屬性靈力和土屬性靈力。所謂風生於林,木出於土。
過去陳毓祥對於這些說法雖有疑惑,但是大部分還是接受了。畢竟他也找不到更好的解釋魔法師這一種特殊的存在。可是在親自構建魔法矩陣使用魔法之後,他的心中卻是更加的疑惑了!
對於聖光魔法師的強大攻擊能力,陳毓祥自然也是認可的。8級魔法聖光普照的恐怖效果至今讓他記憶猶新。不過剛才他施展魔法的時候,那些白色的聖光魔法元素可是直接出現的,根本就找不到一點兒兩種天地靈力融合的痕跡!
這聖光魔法元素,真的是金屬性靈氣和火屬性靈氣凝聚而成的麼?
還有,就是使用魔法時,那些古怪的魔法咒語到底是什麼?那明明就是一種自成體係的奇怪語言,但是卻是極為的簡樸,音節並不多,絕對不是大陸上已知的任何一種語言!
如果羅刹魔法來源於五行道術,那麼這些古怪的魔法咒語是誰創建的?簡單的五行道術為何能夠演變成足以毀天滅地的禁忌魔法?
陳毓祥一邊和依依在草尖之上向前飄蕩,一邊思索著這個問題。同時還在一次次的施展著剛學的幾個低級治療魔法。他畢竟是有著大乘期的神識,精神力操控水平也是遠超常人,同一個魔法矩陣多勾勒幾遍之後,自然也就熟悉了。至少現在再不會出現治療魔法爆炸的烏龍事件了。
通過自己研讀這些魔法,陳毓祥也更加深刻體會到了華夏修士和羅刹魔法師的差異。
羅刹魔法師由於攻擊的主要能量來自外界,所以戰鬥時消耗靈力極少,隻要精神力足夠,他們就能持續戰鬥下去。畢竟天地之間的魔法元素可是無窮無盡的。
所以相對來說,羅刹魔法師的持續戰鬥能力更強一些。
不過羅刹魔法師的最強一擊,也就是那些單體攻擊魔法,卻是極為消耗精神力的,而且耗時較長,所以在和同等級的華夏修士戰鬥時,總是先用瞬發魔法阻擋對手拖延時間,然後用大招殺傷敵人。若是這些大招不能破開對手防禦的話,羅刹魔法師無疑就非常的危險了!
而華夏修士所擅長的,卻是使用法器和近身攻擊。華夏修士修煉時靈力經過千錘百煉,體內靈力無比的凝聚,攻擊時靈力注入法器之中,通過法器的增幅作用和各種特殊效果,爆發出巨大的殺傷力。
華夏修士也可以用法器遠程攻擊,比如遙控飛劍等等,不過那都是在實力足以輕鬆碾壓對手的情況下的。而他們的最強攻擊卻是近戰。在對陣同等級的魔法師的時候,近戰就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遠程攻擊,畢竟不如飛劍本體攻擊。華夏修士的飛劍,不僅有著攻擊的振幅作用,而且還有著諸如鋒利,震蕩,破甲,威懾等等諸多屬性,有些法器甚至具有一定的意識衝擊功能。而且華夏修士還有著本命法器一說,最珍貴的法器都是放在體內溫養著的。本命法器經過華夏修士本命精血的長期滋養,都是有著一定的靈性,在近戰時能夠爆發出極為強大的殺傷力。
在防禦上,華夏修士的優勢就更為的明顯了。華夏修真界在煉器上造詣極高,幾乎每一位高級修士都會有一套高等法器等級的內甲。這些內甲與都有著成長性,主人的實力越強,內甲的防禦就越強。
而羅刹人在煉器上就相當外行了!他們唯一擅長的,就是製作法杖和鑲嵌妖晶。整個羅刹國,很少有魔法師擅長煉器,所以羅刹國的魔法師們除了高等級的魔法師外,很少有人擁有護甲。
不過即便是高等級的魔法師,也有人不願意穿護甲的,因為護甲需要灌注靈力分心操控,而他們擅長的是操控自己的精神力,而不是體內的靈力。況且他們體內靈力本就十分虛浮,和華夏修士體內靈力的千錘百煉根本不是一回事。
所以羅刹魔法師的防禦,就相當的脆弱了。在一對一戰鬥的時候,他們根本不能讓同等級華夏修士近戰攻擊到他們的身體,否則就一定是隕落的下場!
所以相對來說,羅刹魔法師遠程攻擊有優勢,群體攻擊的優勢就不用說了,一個大魔法師發起狂來,隻要給他足夠的準備時間,那種殺傷力巨大的禁忌類魔法的爆發力也是極為強大的,輕易便可覆滅一個中等城鎮。而若是在修士的混戰之中,大量群攻魔法疊加起來,也是能由量變到質變,產生越階的殺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