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望長安(2)(1 / 3)

京師長安,天下第一大城。

位於大河之畔的長安鎮,在千年以前,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地方。不過此地,卻是一代雄主夏禹的故鄉。

大夏,並不是第一個統一華夏九州的王朝。在九州大陸漫長的曆史上,也曾出現過贏秦,熊羆等幾位雄主,他們都曾創下一統九州的偉業,不過所建立的帝國都是曇花一現般的存在,都沒有存在超過百年的時間,而贏秦建立的大秦帝國更是二世而亡。

千年以前,夏禹奇跡般的崛起,一統華夏九州之後,並沒有選擇諸如鹹陽,薊城,金陵等曆史上曾經作為帝都的名城,而是堅持把帝都定在了自己家鄉,大河之畔的長安鎮。有著整個華夏九州的物力支持,在無數修煉者和工匠們的努力下,不到十年時間,一座規模空前的雄城便巍然屹立在大河之畔。這座大城,便是今日的長安城。

長安城的規模,超過了九州大陸曆史上的任何一座已知的城市。與長安城相比,羅刹人的都城彼得堡就跟狗窩差不了多少。而羅刹人的第一大城聖光之城,隻能說是另一個較大的狗窩。

長安城的規模,就連洛陽城和雍州定西城也無法相比,一出現,便牢牢占據裏華夏第一雄城的位置,而九州大陸十大雄城的名單,也隨之被刷新。

洛陽城在十大雄城裏排名第三,把修士和凡人算在一起的話,它的人口,已經是達到了千萬之數。這長安城作為帝都,人口之多更是可想而知。長安城方圓將近一千五百裏,比洛陽城足足大了一半。在高達數十丈的巍峨城牆之內,生活著數千萬華夏子民。

生活在長安城裏的華夏子民,無異是最為幸福的。來自九州大陸各地的一條條官道聚集到長安城,每時每刻都為這座雄城提供著充足的營養。雖然大部分的養料都是落入到皇室和大小官吏的手裏,但是最普通的長安百姓,也能夠享受到皇家的恩澤。

如同曆史上的每一個帝國一樣,京師的百姓,總是最為支持皇室的,而皇室也往往不吝於讓京師的子民們享受遠高於別處賤民的恩澤。在衣食無憂的長安百姓的眼裏,大夏立國千年以來,每一個皇帝都是愛民如子的明主,對於敢於和皇室對抗的人,長安百姓們總是充滿了最為真切的仇恨。

即便是任由倭人掠奪江南,隻是派出各州軍隊到江南輪戰的種事情,在別的州郡可能會有許多不同的聲音,但是在長安來說,即便是酒店的小二也會認為這是今上深謀遠慮的英明之舉。不用這種手段鍛煉軍隊,今後如何在戰場上對抗羅刹人?

這就是長安城,大夏國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在長安城的中心,最為寬闊的朱雀大街的盡頭,有著一片金碧輝煌的建築群,這裏,便是長安城的宮城所在地.

宮城是大夏國皇帝的居所,同時也是所有的皇族生活的地方。整個宮城長寬都有百裏,裏麵生活著大量的禹皇的子孫。

整座長安城,都是被一個不可見的極為強大的陣法覆蓋著。陣法的強度不得而知,但是能夠覆蓋一座長寬都有一千五百裏的巨城,每年需要的資源也是極為龐大的。

不過資源對於皇室來說,從來就不是問題。

大夏國的所有修煉資源,不管是地上的靈草還是山中的礦脈,從名義上來說都是屬於皇室所有。皇室通過三大護國教派,控製著幾乎所有的修煉資源。所有明麵上的修真宗門和修真家族,都是三大教派的附庸。

大夏國廣袤的土地上,有著無數大大小小的修真宗門和修煉家族,它們都各自占據了一定的地盤。從這些地盤上獲得的修煉資源,支撐著這些宗門的發展。

不過由於這些資源並不屬於它們所有,它們擁有的不過是個開采權,因此這些修真勢力地盤上的修煉資源,比如靈石礦脈等等,獲益的9成要歸三大教派。

而三大教派其實也不過是經個手而已,因為三大教派自己每年的資源,也都是從京師長安調撥的。最終這些大量的修煉資源,都是彙聚到了京師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