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冊妃,受群臣齊拜,各地方使節齊齊前來祝賀,好一派欣榮的景象,石惜蘭站在大殿之上,俯視群臣,宮樂一時停下,夏暖燕端起酒杯,向端王爺致敬,“端王,早聞端王妃大名,今天太子大婚,還是沒見到她,多多少少都有點失望了。”
端王也端起酒杯,朝著楚應天和石惜蘭敬酒,一飲而盡,杯底朝上,才側目看向夏暖燕,“內人今天忽感身體不適,沒有辦法前來,還望太子和太子妃見諒。”
石惜蘭微微一笑,笑靨生花,她知道夏暖燕一心想見端王妃,“王叔,王嫂沒大礙吧?”
“沒事,隻是老毛病犯了,讓太子妃操心了。”
“既沒大礙,那我就讓人去接王嫂過來吧,你看,今天是我和太子的大好日子,卻連王嫂一麵都沒見著,莫不是,王嫂覺得,我的身份,配不上今天的盛宴?”石惜蘭說得低婉,表現出一副極其無辜的樣子。
在一旁的楚應天抿嘴,硬是沒笑出來,他深知,石惜蘭是個深明大義的女子,更不會故意在不合適的場合,說不合適的話,這種舉動,隻有夏暖燕才會做,果然,他看到石惜蘭和夏暖燕目光對換,禁不住,為夏暖燕捏了一把冷汗,端王爺,從來不是個任人戲弄的人,況且,端王妃,避世了那麼久,就憑她們幾句話,就可以一睹其芳容,也太扯了。
“太子妃說哪去了,這不讓臣折福了嗎?”隻見端王爺從容的說,並從袖中取出一張折好的紙,“這是臣進宮之前,內人讓臣給太子妃帶來的,人雖沒能到,心意一定要到的。”
“哦!”楚應天故意把歎惜聲拉得長長的,原來,是有備而來,他覺得,端王爺和夏暖燕之間,有著一絲有趣,而又不明顯的故事。
“太子,讓大夥看看端王妃的心意吧。”君世諾抬目看著淡然自若的夏暖燕,嘴角隱著溫厚的笑,與其說好奇端王爺有備而來,他更有興趣看看夏暖燕的無備反應。
楚應天點頭,示意一太監接過端王的紙,並念出來,端王妃是寫了一首祝賀的詩:
孝女踉蹌不忘父,一朝成鳳,綢緞錦,繁花錦,夕霞錦,山河自然錦!
簡單幾句詩詞,頓時滿座虛言,夏暖燕更是看著端王爺,久久未移目,好一句心意到。
“好一首詩,端王妃,的確讓人歎服!”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是秦南,他鼓掌,灼灼而言,一點都不掩飾他對端王妃的敬歎之意。
是的,夏暖燕也對端王妃,有了幾分歎服,她本意是想用端王妃不屑石惜蘭來做借口的,可是,這詩一出,一字一句都在讚美石惜蘭,一個孝字不足為道,更是後麵,一朝成鳳,綢緞錦,繁花錦,夕霞錦,山河自然錦,說的就是今天的繁花盛宴,吉辰美景,石惜蘭一朝成鳳,自然會旺山河錦秀,這般有力的讚美,誰可褒瀆。
“暖燕,就算你不感歎端王妃的先見之明,至少,你也動情於她的才情了吧。”君世諾喃喃的說道,端王妃詩中意,他也深深的被打動了。
夏暖燕轉頭,對君世諾輕巧一笑,雙眸明淨不著塵,總讓人忍不住有那麼多的暇想,“端王妃的才情,我是震服了,正因如此,我們更不能辜負了這才情。”
君世諾凝眸,還未清楚夏暖燕言下之意,隻聽到夏暖燕說,“太子妃,難得端王妃對你有此番認同,我們也不能辜負她的美意,好歹也回她一首詩,以表謝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