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奇異的活死人(1 / 2)

因此,繞了一圈,還得從趙先生入手。憑我們自己,真的想不出進洞的方法了,進入那個詭異的山洞,比我們想象的要難得多。我們把所有的、關於趙先生和小瀲的記載,又認認真真的梳理了一遍,希望能從中發現新線索,但結果令我們失望--依舊都是些我們已經掌握的信息,並沒發現新東西。

李姐建議,既然從現有的文字資料上,找不到突破口,那隻能從別的方麵挖掘了。別的方麵?就是從趙先生後人那裏入手。

因為我們聽表舅說過,趙先生的後人--也就是那個負責保管趙家祖傳書的老族長,感覺比較容易接近,對於趙家的曆史,仿佛也沒啥避諱。所以,李姐覺得從老族長那裏,也許能獲得比較有價值的信息。

這個計劃向表舅一說,他也覺得可行,並說那個老族長正好還健在,雖然八十三了,但身體好像還很健康。因為表舅感謝他無私的提供那兩本祖傳書,因此逢年過節,總會送點東西給老族長,兩人雖然沒在一起深談過,但這種交往卻沒斷過。我和李姐平時都得上班,隻有周末有時間,於是,我們就選了一個天氣晴好的周末,由李姐開車,我和表舅三人直奔附近縣城的趙家。

兩個縣城本來就離得不太遠,並且還是有高速路連通,一個小時左右,就到了趙家。趙家老族長住的這個宅子,非常特別--首先,這座宅子並不是在縣城裏,而是離縣城最北麵的山腳下,這當然不算特別,特別的是,一般的房子都是“麵南背北”,而這座房子則是“麵北背南”,正好和一般房子相反,這種朝向的房子會“冬冷夏熱”,住著非常不舒服,真搞不懂為何這樣建房子。

不但如此,這座宅子,竟然建在山的背陰處,這樣一來,一年四季幾乎都見不到太陽,看到這些,我忍不住偷偷的對李姐說:“選這地方,是建房子,還是建冷庫啊”。李姐白了我一眼,指了指正在和表舅寒暄的族長說:“小聲點,讓人家聽見該多不好”。李姐話音剛落,那個老族長就用眼光掃了我們倆一下,我不由得渾身一激淩--那老頭眼光有點說不出的麻木,不是那種癡呆的麻木,而是一種好像夢遊一般的無神。

老族長熱情的把我們讓到屋裏。屋裏的陳設非常簡單,甚至稱得上是簡陋。雖然是大白天,裏麵卻顯得非常陰暗,乍一進去,就讓人覺得很壓抑。

沒想到表舅也是第一次來這個宅子,以前幾次見麵,都是在老族長城內的兒子家見。等我們三個人都落座後,老族長忙著給我們沏茶倒水,那一舉一動,動作有點僵硬。

表舅打量這這宅子問:“老人家,你這地方還真不太好找,我們連著問了好幾個人‘趙家老宅’在什麼地方,都說不知道,最後還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先生,才告訴了我們準確位置”。

老族長爽朗的大聲笑起來,聲音洪亮的解釋說:“我這個宅子,可是有二三百年的曆史了,還被文化局列為文化遺產性建築,你看看門口還掛著牌子呢,這些屋子,雖然幾經修葺,但很多至少有二三百年的曆史了。”

“是嗎?,我還真不知道,雖然我是省文化局的顧問,但最不熟悉的就是古建築之類的了。”表舅有點吃驚,接著半開玩笑的問:“您為什麼不住兒子家了,我看這座宅子可沒兒子家的樓房住著舒服啊,哈”。

“哈哈,有很多原因吧,最主要的,我還是不想看兒媳婦的臉色,我老伴剛過六十歲就去世了,因此這麼多年,我一個人自由自在慣了,可不想到老了,還要嚐寄人籬下的滋味,再說,這個地方我住著沒覺得不舒服”,老族長很豁達的說著。

但這座宅子確實令一般人很不舒服--陰暗,潮濕,壓抑。在這種宅子裏住長了,肯定會患上關節炎,肩周炎之類的病。光是這一年四季不見太陽,也會讓人得抑鬱症的。怎麼會住著舒服呢?不過看老族長這身板,確實健康的很,那他是長期在這個宅子裏住嗎?

我於是忍不住問老族長:“您老人家從小就這這座宅子裏住嗎?”

老族長很幹脆的回答:“是,我從出生後,幾十年來,都住在這個宅子裏,後來因為兒子在城內買了房子,所以才在兒子家住了一年多。不但我是在這個宅子裏長大的,我們趙家祖祖輩輩,有很多都是在這個宅子裏長大的,不過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一輩的,沒人再願意在這所宅子裏住了,我現在是我們趙家活著的人裏,輩分最大,年齡也最大的人,也算是在世的趙家人中,唯一一個終生都住在這個宅子裏的人。但這處宅子,可以說,是我們趙家遷到這個縣城後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