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蓄勢待發(1 / 2)

王小磊將要把自己“催眠”,讓自己相信這樣的“事實”--表舅在這七八天內,將要賣掉在縣城的房子,然後去上海女兒家住,並且還有可能從上海去美國定居。

這當然不是真的,不過王小磊卻要控製自己的念頭,使自己相信這是“真的”。這樣一來,再讓高瞎子探知到這這種通過意識控製、製造的假象,高瞎子就會誤認為表舅真的要搬走,因此,他肯定會在表舅搬走以前動手的。這就是所謂的“引蛇出洞”。

表舅也覺得這不失為一條妙計,但還是擔心王小磊念頭的控製能力,如果小磊稍有疏忽,這條對策就會功虧一簣。

不過小磊倒是信心滿滿。為了成功實現這個計劃,他開始嚴格控製自己的念頭,使自己確信表舅即將搬到上海去。並不再跟我們一起去那個亭子裏,因為隻有停止去那個亭子,他意識上的屏蔽才會慢慢消失,也才能被瞎子探測到。

為了增加王小磊“催眠”效果,我們一般不和他談話,即使偶爾說幾句,也完全像演戲一樣配合他,假裝表舅真的即將搬去上海,並討論些與之相關的事,讓這種假造的氣氛,更加強化王小磊腦中的假象。

另外,為了增加計劃的成功率,王小磊還做了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給自己用鎮靜類的藥物。這種藥物能使人思維變得遲鈍和木訥,這樣的狀態下,控製起自己的念頭來,就更容易些。我們都覺得,這會損害小磊的健康,不過他說短期使用,應該問題不大,如果完全不靠藥物幫助的話,要長時間的控製自己的意識,是非常難的。小磊更擔心的是,萬一高瞎子來襲擊,藥物更可能會影響他的應戰狀態,不過沒別的更好的辦法,隻好如此了。

我、李姐、還有表舅三個,每天依然會去那個亭子裏坐會,這樣做的目的,依然是為了用亭子特殊的功能,屏蔽我們的意識,以免被瞎子窺探到。

計劃開始實行的第一天,沒有任何異常,第二天,仍舊是一切如常,就這樣,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還是風平浪靜,看著小磊越來越憔悴的麵容,我們真想終止計劃。他依舊是白天睡覺,晚上強打精神守夜,以防止高瞎子來襲。

不過在這個計劃實施前,小磊就和我們三個有約定,除非他自己支撐不住,主動提出終止計劃,否則我們絕不能打斷計劃,那樣會使他的努力全部白費的。可是高瞎子怎麼還不出現呢?難道我們這個計劃就這樣落空了嗎?

不過,世界上,很多事的出現,是那麼的突然。一直到了第八天的時候,事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發生了。

就在前一天晚上的時候,小磊又整整熬了一夜,到早上八點多的時候,他兩眼通紅,顯得非常疲倦,但為了不擾亂他腦中控製著的意識,我們也不敢和他多交流,小磊吃完李姐為他準備的晚餐後,便倒頭就睡了。

我、李姐還有表舅三個人,內心都很忐忑,因為小磊的假期馬上就要到了,而精心布置的“引蛇出洞”計劃,竟然沒有任何效果,萬一小磊一離開,我們三個人該怎麼辦呢?

更為關鍵的是,在原計劃的情景設定中,王小磊在頭腦中,會想象明天上午表舅就要去上海了,為了使小磊在意識上,做得更逼真,我們還真的定了一張明天中午,去上海的火車票。也就是說,在我們製造的假象中,今天夜裏是表舅在縣城的最後一夜,如果高瞎子今晚還不來的話,那這個計劃就算是徹底失敗了。

但我們還必須去那個亭子,否則我們的意識一旦被高瞎子窺測到,那更是前功盡棄了。

小磊分析過,越是在公眾場合,越是安全,因為現代公共場合裏,一般都有攝像頭,而高瞎子最怕在公眾場合暴露自己行蹤的,因為“隱秘”是高瞎子生存下來的“法寶”,他覺得,人們對他了解越多,他麵臨的危險也將要越大,這也是他殺死那些企圖研究他的文史人員的原因。所以相對來說,白天的公共場合,是我們最好的“庇護所”。

我們三個人像往常那樣,由李姐開車,直奔那個湖麵上的亭子而去。因為事情進展很不順利,所以我們三個的心情也很沉重,在車裏都一言不發,各自想著心事。

隻是與以往不同的是,自從實現計劃的那天開始,我一直隨身帶著一個包,那裏麵是小磊給我的一支麻醉槍還有匕首,他告訴我,這個包絕對要隨身攜帶,並且在空閑的時候,要反複練習從包裏掏槍射擊的動作,雖然說高瞎子最可能出現的時間、地點是夜裏、家中,但絕不是說,別的時間、地點就不會出現,對生死有關的事來說,即使有十萬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做好百分之百的準備,決不可有任何懈怠和僥幸,警惕永遠是生命最好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