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周為:愛折騰的風投人
東成西就
作者:羅綺梅
以第一名身份考入清華美院,以全額獎學金在耶魯、卡內基·梅隆大學讀完碩士。在微軟、穀歌和火狐公司的實習、兼職工作經曆讓她受益匪淺,但第一份全職工作她卻堅決不去大公司。一張“吃虧”的娃娃臉在男性為主的IT領域搞風投,跌跌撞撞跟創業者一同成長。她對同齡80後建議:人脈重於學識,保持真實,堅持折騰。
北京北京
北京、紐黑文、西雅圖、聖荷西、匹茲堡,這些城市對於1985年出生於大連的周為來說都不陌生,但在北京的大學4年意義非凡。
“那兒是我的家。”這是她對北京的定義。2001年,16歲高中畢業,周為以狀元的身份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專修多媒體動畫專業。比同班同學年齡小,加上成績優異,周為用“跋扈”這個詞來形容當時的自己。
“剛上大學的時候,什麼都不懂,比同齡人單純很多;等到我畢業的時候,我比同齡人知道得更多。”這種質與量上的極速成長前所未有,讓北京在周為心裏紮了根。
清華讓周為“接受身邊的人都跟自己一樣聰明”,逐漸她將自己調整成“普通人”。成為普通人不是因為受挫,而是在清華期間,她接觸到了更優秀的人。
通過當時的男友介紹,周為在大三那年進入位於中關村西格瑪大廈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她至今仍感歎,“那是我這輩子工作過的最魔幻現實主義的地方”。
當時她身旁坐著的“牛人”包括“深藍之父”許峰雄——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的超級電腦“深藍”的設計者。
在這個離清華隻有兩站路的地方,周為待了一年,經常熬夜加班,但她覺得很有意思。在那兒,她也交到了人生中最好的一群朋友。
寂寞的耶魯
2005年,手握清華美院校長、中央美院院長和微軟亞洲研究院老板的推薦信,周為拿了全額獎學金來到常青藤盟校之一的耶魯攻讀平麵設計。從清華到耶魯,周為周遭最明顯的變化有兩個:從一個國際大都市到了一個鳥不拉屎的村兒;從一個男孩占多數的環境紮進了一個美女如雲的堆兒。
在耶魯的一年多,周為幾乎每周都從紐黑文跑到紐約來玩。“耐不住寂寞,當時快瘋了!(耶魯)那種條件對我的身心都是極大的傷害。”耶魯,周為待不住。
進了耶魯,周為體會了什麼是“背井離鄉”;別了耶魯,她明白了什麼是“畢業等於失業”。不過周為天生不是一個慌張的人,況且當時身邊的人也都找不到工作,她覺得自己也沒差到哪兒去。
向比爾·蓋茨抱怨微軟
從學生簽證身份轉為工作簽證身份,在美國留過學的學生都清楚這事兒的難度係數。不過,經過當年微軟亞洲研究院老板的推薦,周為畢業後還是順利到西雅圖的微軟總部報到,利用一年OPT(美國移民局授予F-1學生簽證身份人士的校外工作許可)時間,成了一名簽約的用戶體驗設計師。也是在那兒,她跟比爾·蓋茨有了一次近距離接觸。
當時正值Vista要上線發布,比爾·蓋茨隨機抽取200名員工到他的豪宅做客,周為榮幸被邀。
周為在蓋茨家中東瞧西看的時候,正好碰到蓋茨迎麵走來。當時隻有20歲的周為操著尚不流利的英語,硬著頭皮跟蓋茨聊了起來。蓋茨問了她名字、籍貫、在哪個組工作、未來有何打算,周為也禮貌作答,就像長輩跟晚輩間最基本的寒暄。但當蓋茨問周為是否喜歡微軟時,周為老老實實地說:“我痛恨微軟,每天工作望著窗外,似乎看見自己的墳墓,經常獨自哭泣,外加西雅圖終年灰暗不見天日,自殺的心都有了。”
周為心裏不願意為別人打工的種子估計那時已經埋好了。沒想到比爾·蓋茨卻因周為不假思索的誠實心情大好,就這樣周為成了當天晚上唯一有幸跟比爾·蓋茨合照的人。
與微軟合同到期前,周為進入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第二個碩士的所有手續已辦妥。聊到卡內基·梅隆大學,周為不自覺地興奮起來:“那是一所極好的學校!”
她把耶魯跟卡內基·梅隆比作中國和美國。前者托著沉重的思想包袱,後者則沒有,又輕又快。周為的卡內基·梅隆大學印象:一所極度務實、推崇創業的學校。
“追求金錢極其正確”
“本姑娘擅長工作。記得當時在美國找工作的時候,被考官質疑是否可以勝任谘詢業的快節奏。答曰,大學雙學位,每個學期8門課,每周去三次夜店,然後三年畢業。考官抬起頭,憐憫和嘉許地看了我一眼,堅定地蓋章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