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大亂(1 / 2)

鄭潛這一睡,足足睡了一年。

在鄭潛休眠的這一年裏,整個霸天大陸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帝都的五位國師,大國師風雷忽然不知所蹤,五國師早於風霜身死臨冬城。二國師和三國師去攻打虎門之後也蹤影皆無,隻有一位四國師已經獨立難當大局。整個帝都呈現一派混亂景象。

帝都的軍隊係統,也因為風霜戰敗身死,損兵近十三萬。這十三萬人都是帝都的精銳部隊,每個人的修行都達到了四級霸師以上的水準。帝都軍隊戰無不勝的神話,於臨冬城一役徹底破滅。

格林帝國到承平大帝這一任時,曆時已千年有餘。整個帝國官僚體係雍腫,派別林立。先前借著蛇族的絕對實力,整個帝都還在掌控之中。現在蛇族派駐帝都的幾位國師以及風霜身死,承平大帝就再也壓不住局麵了。

於是潛藏於各城的世家都紛紛雄起,凡三級以上霸師必須招募到了帝都的規定形同虛設。

蛇族在主掌帝都的過程之中,所用手段又極其嚴酷,積累了不少的民怨。此時帝都的蛇族勢微,這些民怨終於找著了突破口。帝都七州七城,各縣紛紛上表,說民患太多,各城已經無力鎮壓,懇請帝都派兵鎮壓。

這些民患的背後,無一不是有著一些世家大族的影子。各城的奏表像雪片似的飄向帝都,讓承平大帝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但為了保住帝都的麵子,承平大帝在和四國師商議了以後,還是決定派兵前往離帝都較近的天極城,去鎮壓那裏發生的民亂。

帝都十萬鐵騎,浩浩蕩蕩的開往了天極城。承平大帝在帝都焦急的等待著這隻部隊的捷報。這個時候,他太需要一個像樣的勝利來維持帝都在各城的權威了。

但是久等而來卻是一個大軍戰敗的消息。

承平大帝當時就拍案而起,大罵這些帝都軍人,怎麼能這麼丟皇家的臉。

在戰敗之後的總結會上,軍隊主帥紛紛上奏說戰敗的原因應歸罪於後勤補給不力,致使軍隊在鎮壓民患的過程中,沒有發揮應有的水平。

但是主管後勤部門的主官則強調現在帝都國庫空虛,因為民患甚多,各地原本如期送達的錢糧並沒有到達國庫,他供給軍隊的補給,已經是他能做到的最大限度。同時,後勤主官又指責軍隊高層克扣軍餉,這也影響到了軍隊的戰鬥力發揮,說這才應該是此次戰敗的主因。

整個戰後總結會混亂的一塌糊塗。

承平大帝聽著手下的這些各部門主官們的彙報,覺得這個也有些道理,那個也有情可原,最後還是沒有找到戰敗的具體原因。但是戰敗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下了一道旨,革去了些次領軍主帥的官職,以平民身份發歸故裏。而這位發歸故裏的主帥,正是天極城以前被征召到帝都的青年才俊。

一晃眼間,幾十年的歲匆匆過去。物是人非,老將軍黯然回歸。歸來之後,卻受到了天極城王室的熱情接待。於是天極城飄向帝都的奏表就更多了,在奏表裏,民患也更加的嚴重了。

各城的情況大致類同,中間承平大帝也派過幾次兵,但沒有一次能夠取得一次決定性的勝利。總結會又變成了各部門主官相互指責的場所。

如此幾次,承平大帝便隱隱感到他對整個帝國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當產生了這種心思之後,承平大帝便懶於政事,整天的與後宮佳麗們遊山玩水,詩詞歌賦了起來。而所有的政務都委托給了蛇族在帝都的唯一的國師:風殘陽。

風殘陽沿用的還是蛇族的老一套,合則利用,判在鎮壓,在帝都之內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想讓蛇族在帝都的雄風恢複到往日的場景。一邊對帝都進行清洗,一麵風殘陽飛報向蛇族本部,希望本部能派高手前來助陣。

但蛇族卻久久不見回音,風殘陽的暴行卻激起了帝都官僚們的集體反感。在一些和軍隊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官員們的授意之下,軍隊發生了嘩變。

當軍隊將帝都的萬闕宮包圍,承平大帝才知道帝都已經亂翻了天。他躲進後宮的本意,其實也正是讓四國師風殘陽放手一博,蛇族給他帶來的安全感實在太深,這個慣性思維下,以為蛇族一定還會像以前一樣的能幫他將混亂的帝國重新整治好。

可惜風殘陽沒有擔起這個大任。

包圍萬闕宮的軍士們喊出來的口號是清君側,承平大帝也隻好順應民意,下旨誅殺風殘陽。風殘陽畢竟是一個霸宗,作這些嘩變的士兵也奈何不了他。大戰之際,樓無心領兵護駕,重創風殘陽。

此時,被承平大帝派往外城押送錢糧的禦前護衛陽鼎天也帶著今年國庫唯一的收獲歸來。

誅殺風殘陽非帝承大帝本意,樓無心護駕有功,又因為護駕來遲,功過相抵,不獎不罰。陽鼎天押運有功,官升一級。去戶部報道,以後專事負責各地錢糧的征收押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