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時光荏苒(1 / 2)

五月底,終於一切都塵埃落定。

顧清銘也安排好京城的防務,整理好皇城禁軍,讓一切走上正軌。

沈澈當著滿朝文武下旨,加封顧清銘為大將軍王,掌管所有大寧兵馬,這其中不僅包括以前的顧家軍,還包括秦家軍,京畿守衛軍,京城巡防營,皇城禁衛軍,甚至北境軍和南境軍,以及吳老將軍的西南駐軍。

至此,整個大寧的兵權盡數歸於顧清銘一人之手,就連跟著沈澈北上而戰功赫赫的杜家父子,也隻能屈居顧清銘之下。

在這個內亂初定而外患不斷的亂世,武將的地位本來就高,而沈澈的這道聖旨,真正將顧清銘推到了位極人臣的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百姓們的生活恢複平靜,而經過三公九卿集體奏請,沈澈終於同意,於六月中旬舉辦登基大典,赴泰山祭天,向天下臣民昭示,他是名正言順的帝王。

登基大典的服飾和章程早就有人在準備,自從沈澤下罪己詔退位的那一天起,朝臣們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所以即便登基大典隻有半個月,卻也不怎麼倉促。

唯一讓眾人犯愁的是,皇上吩咐要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一起舉辦,但由於陸映泉是後進京的,所以她的衣服和首飾準備起來要麻煩的多。

不過,人的潛力是無窮的,經過內務府、掖庭宮、殿中省等部門的偕同配合,終於在六月十五這一天到來之前,將帝後冊封祭天的東西準備齊全了。

過程自然是不必贅述,大寧安定,也沒有人來阻止這場祭天大典,更有甚者,在沈澈登泰山祭天的時候,天邊突然出現彩色的霞光,經欽天監測算,此霞光乃是祥瑞之兆,代表著皇帝陛下受上天庇佑,乃天命所歸。

祭天儀式結束以後,沈澈和陸映泉回到朝殿,接受群臣叩拜,而沈澈也趁此機會,下了數道聖旨:

其一,冊封生母薑氏為皇太後,居建章宮。

其二,大皇子賜名沈玨,二皇子賜名沈瑾,兩位皇子皆歸皇後陸映泉撫養。

其三,追封皇後母族,追封皇後之父陸震霆為忠勇公,追封皇後之母袁氏為一品誥命夫人,陸家族中無論直係旁係,有存活於世者,隻要有能力入朝為官,皆以正三品大夫之位相待。

其四,收雲瑤為義妹,封為長公主,封號靖安,取靖邊安民之意,意在嘉獎雲瑤對皇後的扶持,對帝王的輔佐。

其五,著令大將軍王顧清銘和靖安長公主雲瑤擇日完婚。

其六……

從這些聖旨的內容中,不難看出當今聖上對皇後陸映泉的感情。皇上除了加封自己的母親之外,剩下所有的聖旨都是在鞏固皇後的地位。

有人說皇後出身寒微,乃掖庭宮朗月閣罪奴出身?沒關係,追封母族,抬高陸家,讓陸映泉變成國公之女,身份顯赫。

有人見新帝後宮空虛,上奏選秀擴充後宮?沒關係,兩個皇子全都交給皇後撫養,哪怕日後真的有新人入宮,也無法動搖皇後的地位。

有人編排皇後無親無故,缺少助力?沒關係,把與皇後情同姐妹的雲瑤加封為長公主,順便賜婚給大將軍王,有這樣的妹妹和權傾朝野的妹婿,又有誰再敢欺皇後分毫!

如此一樁樁一件件,將陸映泉抬高到一個無法企及的位置,當真是應驗了沈澈最初的聖諾,拱手江山為聘,讓陸映泉成為他唯一的妻。

現在,他做到了,隻是……她可能不再需要了。

或者說,她需要的是這些錦上添花的虛名,而不是沈澈看似真摯卻經不起考驗的愛戀。

當然,這並不是雲瑤可以幹涉的。她從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女,從處處被人陷害的罪奴,走到如今的地位,成為大寧皇帝的義妹,唯一的長公主,上天已經對她夠好了。

也許是覺得她從前二十多年的生命太過淒苦和兒戲,所以在這個時候,將所有的好意都補償給她,她安安靜靜地當長公主,當顧清銘的未婚妻,卻不能再對陸映泉的事情指手畫腳。

因為,陸映泉已經不是從前的陸映泉了,她早已經有了自己的計算。

沈澈給雲瑤賜了長公主府,就在大寧京城最好的地段,周圍都是達官貴人的宅邸,甚至與顧清銘的將軍府相鄰,順便把素心和紅筱這些昔日與雲瑤交好的宮女派遣到長公主府,伺候雲瑤。

這也算是沈澈煞費苦心,知道顧清銘和雲瑤兩人為了他的大業,素來聚少離多;也知道陸映泉向來最在乎雲瑤這個妹妹,於是費盡心思的為他們安排,希望他們能過的好一點。

六月過完,天氣漸漸地熱了起來,陸映泉想要幫雲瑤辦婚事的熱情也隨之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