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北京的冬天太冷(1 / 2)

也許是2012年北京的冬天太冷,肖珊才會選擇和周一恒在一起。

蕭珊已經來這座城市四年多了,幹過各種工作吃過各種苦,但現實的殘酷讓她難以立,她沒有文憑學曆,很難找到像樣的工作,她做過服務生、營業員,甚至連保潔工、裝卸工都幹過,生活再苦她都沒有想過回家或者向家裏伸手索取援助。不要以為這是她懂事,她也想象別的孩子那樣在外麵受了委屈能和父母訴說,得到他們的安慰和支持。他是父母抱來的養女,上麵還有兩個哥哥,父母對她除了養大成人再難有多餘的恩情,她和哥哥也是淡漠得刻薄。來北京的第二年,經朋友的介紹她進了一家KTV會所,雖說名聲不大好,但她很知足,因為這份工作給她比較高的工資,而且能讓自己得到鍛煉。而且她心裏有自己的底線,她隻拿自己辛苦賺到的錢,其他的與她無關。

就這樣一幹就是三年,手裏也已經有了十幾萬的存款,她不想把這些錢閑置在手裏,也不想在一直折磨飄下去,於是各處找項目投資創業。她扔下工作專心找了十多天,最後在朋友的介紹下她相中了三裏屯女人街的一家服裝商鋪。看到這家商鋪的第一眼就覺得很舒適,她是個選擇性很敏銳的姑娘讓她覺著舒適的東西一般會給她帶來好運氣。所以盡管轉讓費和房租加一起讓她稍覺吃力他也一口應承了下來,準備開幹。

找熟識的朋友借了兩萬,不上房租,餘下的還足夠她進貨和裝置店麵----因為是轉讓過來的店麵,幾乎不需要大動,隻要添置些讓自己滿意的貨架就行了,這為她省去了不少麻煩。

她穿著六公分的高跟鞋在店裏忙活了三天,終於把一切都設置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接下來來就是上貨營業了。

剛開始的生意遠不如期望的那樣紅火,有時候除去本錢剩下來的剛夠一天的房租,連口糧都沒有。沒有那就幹脆少吃或不吃,就當減肥算了。但人是鐵飯是鋼,有時候實在餓極了她就和對麵店裏的小彩一起去買塊麵包。這樣既省錢又減肥,實在是一舉兩得。小彩是阿虹姐雇來的營業員,她有自己的工作,這家店隻是她的副業,她會隔三差五的挎著坤包頂著精致的妝容過來盤算營業情況。肖珊和阿虹的交際很少,倒是和小彩很投緣。小彩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小女孩,高中畢業來北京投奔親戚,她的親戚也是住在地下室的租住屋。肖珊和小彩的住處僅差一個公交站,所以他們天天一起擠公交回家。蕭珊覺得小彩身上有自己剛來北京時的影子,所以處處照顧她。

也許是服裝生意的淡季吧,也可能是自己剛開始接觸服裝這方麵的工作還沒上手,店裏的生意一直都不怎麼好,有時候連一天的營業額連房租都沒有保證,幹賠本兒。一向淡定的肖珊有些坐不住了,這樣下去如何是好,賠了本錢不說,最要命的是耗時間。北京的冬天來了,越來越冷了,光靠緊巴自己也不是個辦法,那樣身體會垮掉的,必須想辦法維持下去才行。

於是她想到了從操舊業因為店裏的生意幾乎沒有時間限製,自己的工作時間和店裏的營業時間不衝突。隻不過那樣比較累,兩邊倒睡覺的時間被擠占了。但一想到這事改變現狀的好辦法就顧不了那麼多了,自己那麼年輕一定會創造奇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