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的行徑與土匪進城一般,書籍那一排還好,擺放盒子上的那一排基本上都被我們掃蕩而空。
這上邊很多的東西都是我們急需的,尤其是這裏邊有兩隻符筆和高檔符紙。
我打算學習符籙之術,因為我的法術隻有雷書,而這上邊的法術大多都是大型法術,施展起來都很麻煩的,需要學習一些別的法術來用,而符籙之術正是最好的選擇。
正一道本來就是以符籙之術聞名,弟子入門更是稱作為授籙,而且符籙之術是能不斷進階的,練到深處虛空凝符都不是問題,其威力可一點都不比那些大型法術差!
卷了這些東西,我們便從寶庫中離開了。
雖然關含霜堅持要用聚罡盤,但是並沒有一起帶出來,使用這東西有諸多顧忌,就算是真的要用也得先摸清楚這些禁忌才行。
接下來的幾天,我開始一邊按照小瘟神說的溶穴聚神之法在穴位當中開始烙印法術印記,一邊開始跟張蟬學習符籙之法。
符籙細分下來是分為符跟籙兩種的,隻是統稱教的順口才一起稱之為符籙之術。
據傳符籙之術也是起源於巫覡,但是現在已經沒什麼人提了,畢竟大家跟巫教的關係並不怎麼樣好,而且隨著符籙之術的不斷發展完善,與其相關的東西也漸漸的都被從符籙之術刪除了。
這符籙之術入門實在是簡單,隻要有符筆符紙,身具罡氣,在靜心凝神之後依樣畫葫蘆就行。
但是這樣出來的符籙,其威力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想要畫好一張好符籙可不容易。
在起大符之前,要先起法壇祭拜祖師道尊,然後淨、心淨身、淨麵、淨手、淨口各種禁忌不一而足。
當然這都是起那種威力巨大的符籙所需要的,一般的符籙沒這麼繁瑣,隻需要保持心境祥和就成。
而符籙也分為好幾種,現在市麵上比較通用的分類為四種。
第一種為複文,主要由二個以上小字組合而成,少數由多道橫豎曲扭的筆畫組合成形,這種是最簡單的也是最為基本的。
第二種為雲篆,這種就是比較高級的符籙了,乃是模仿天空雲氣變幻形狀或古篆籀體而畫出來的,這種符籙都是一些大型的法術,算是比較高端的一類了。
在往上第三種則為靈符,這種由更為繁複的圈點線條構成的圖形,其實就是第一種複文符籙的進階版,這種的威力其實是比不上第二種雲篆的,隻不過雲篆起符實在是太難了,而這種靈符則相對來好成符率高一點。
最後一種也是最難的一種則是符圖,據傳這種符圖是以天神之相與符文結為一體的符籙,這裏所謂的天神之相是一種比較抽象的說法,並不是單純的那種天神的畫像,而是這位天神所代表的一係法術,像是雷部的正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它所代表的乃是雷道法術,最為厲害的是這種符圖是可以多次重複使用的,隻不過這種符籙現在道上已經沒有人能畫出來了,道上明麵上僅存的三張符圖,兩張在龍虎山天師教,另外一張則在全真教祖庭之一嶗山。
這裏麵除了符圖之外都是可以做到虛空凝符的,當然這對我來說還太過遙遠,現在要做的還是腳踏實地的入門。
這兩天我忙著學習畫符,而關含霜則是神出鬼沒的躲在房間中。
我和張蟬知道她是在查閱關於聚罡盤的事情,張蟬試著去勸了幾次,但是都沒什麼效果。
我私下問過張蟬使用這聚罡盤到底有沒有什麼很嚴重的負麵效果,張蟬支支吾吾的最後跟我交了底,這玩意兒其實用起來確實沒什麼太大的副作用,這也是為什麼聚罡盤能很快流行起來的緣故。
隻不過使用聚罡盤之後因為罡氣來的太容易了,會讓人跟吸毒一樣產生一種依賴的效果,如果哪天突然沒了大量的罡氣來源,可能會引發一些不好的事情,開始拿聚罡盤吸人,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被發明出來的。
我對關含霜很有信心,覺得她是一個有分寸的人,但是我也不敢打包票她就肯定不會產生這種依賴的心理,所以我和張蟬決定等找個時間跟關含霜好好的商量一下。
除此之外我們從寶庫當中帶出來的眾多好東西也在張蟬的安排下開始用了起來,一部分暫時用不著的拿去特殊渠道換來一些我們現在能用的。
我和張蟬現在都用著人家的東西心裏多少有些過意不去,張蟬提議記賬,到時候我們好還給關含霜,但是被關含霜臭罵一頓之後就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