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經過了雜誌社,因為我要拿六人的資料回家看一下。我家就住在小妮子樓上,雜誌社為我們租的單身公寓,就雜誌社附近。
“這可不像你的風格啊,這麼用功?”小妮子調侃我。
“家裏枕頭不夠高,我拿來墊的,”不太想跟她解釋。
電梯到了小妮子住的那層,“我家有《高級英語詞典》,你要不要,那個厚。”
我把她推出電梯,極快關上了門。
晚上9:12點,我家的床上。
石升,男,1961年出生。高二的時候就出國,在倫敦的一所私立高中預讀一年,後考入牛津大學,第二年就拿到牛津大學生物博士學位;然後進入到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擔任研究員,第四年再拿到一個博士學位,於1985年回國。下麵還有一連串他發表的一些論文資料,大多是關於細胞研究的,太深奧了。
雖然材料很簡單,不過我了解那個偉大的三一學院,是劍橋大學最著名的一個學院,那裏出的諾貝爾獎得主比整個法國都要多,牛頓、麥克斯韋、培根、拜倫、懷特海、羅素、維根斯坦、甘地多少光輝的名字閃耀這座古老的巨庭。
牛津和劍橋跟我們的大學教學製度完全不同,他們多數教師是本學院的研究員,但同時受聘於大學擔任講師或教授。部分教學采取大學所安排的授課形式,學生想聽什麼課都可以。平均每個教師就自己的專長一星期講課一、二次。新學期一開始,各係整個學期所舉辦的講座將一一列出公布於眾,學生想聽什麼可從中挑選,各學院的導師也會告訴自己的學生哪些講座看來可能最有用處,並不強製學生去聽講座。
除了講座授課這種形式,還采用了"導師製"。牛津和劍橋之所以能成為當代出類拔萃的大學,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導師製,即由學院組織的個別指導製度。學院裏每位研究員都是各自學科的導師,對學習該學科的本科生進行指導。每個學生每星期到導師的辦公室去一次,每次1小時,坐在扶手椅上把寫好的論文念給導師聽,然後與導師進行討論。學生不一定隻到本學院本人的導師那兒接受"輔導",當所學的某個特殊課題不是本人導師的專長時,也可安排該學院或別的學院的另一教師加以輔導。
古老的三一學院依然保留著許多繁瑣的傳統習俗,例如每天晚餐前全體師生都必須一起禱告。另一項較為有趣的傳統則是讓入學新生在到校的第一天嚐試在正午鍾樓敲鍾時,圍繞巨庭跑完一圈。學生必須在鍾樓敲完全部鍾聲(大約43秒)的時間內跑完長達367米的庭院,而這即使是對職業田徑運動員而言也是十分高難度的挑戰。
石升在牛津畢業,在劍橋任教期間有些什麼事發生材料都沒說,這些資料簡直都是敷衍了事,我想其他人的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米洛,男,1960年出生,德國慕尼黑大學物理學院,生物物理學博士。曾經發布過有關於人體能量等的專業論文。
狄晶瑩,女,1962年出生於台灣,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獲得生物學碩士學位,主攻腦神經反射影響身體機能。
柴進爾,男,1960年出生於,在維也納大學生物係獲得博士學位,主要在薛定諤的基礎上研究量子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