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選準致富妙招,成就財富人生(2)(1 / 2)

(4)欣賞價值高的郵票

1980年,郵電部發行了“荷花”郵票一套四枚、小型張一枚,主圖出自著名花鳥畫家俞致貞女士的筆下。這枚小型張的發行量為25萬,目前的市場價格已經高達1300元,而“四運會”和“國徽”小型張的發行量雖然隻有20萬,但市場價格卻不及“荷花”一半,究其原因,是與畫麵的美感程度和欣賞價值的差別分不開的。1991年發行的“杜鵑花”郵票的發行量略高於1990年發行的“水仙花”,但市場價格卻是後者的三倍多。之所以會形成這樣強烈的反差,主要原因是“杜鵑花”采用傳統花鳥畫中的折枝畫法,線條細膩生動,色彩明快鮮豔;而“水仙”筆法呆滯無神,欣賞價值不能同日而語。

(5)係列郵票

從1987年開始,郵電部陸續安排了好幾套係列郵票,比如“敦煌壁畫”、“水滸傳”、“三國演義”和“五嶽”等,這些係列郵票的陣容強大,反複渲染同一個熱門:選題,深受集郵愛好者和投資者的青睞。“三國演義”的開門小型張“千裏走單騎”順理成章地點燃了第二次郵市高潮的導火索;“敦煌壁畫”係列的關門張“幹手觀音”在第四次郵市高潮中創造了極其非凡的市場業績;“水滸”係列的關門小型張給低迷不前的97郵市增加了一道亮色;“五嶽”係列郵票也是同期郵票中明顯的熱點,價格上漲的幅度高、成交量大,一度呈現出真正的購銷兩旺局麵。

(6)麵值較低的郵票

1997年郵電部發行了四枚小型(全)張,其中“香港回歸”、“水滸”和“壽山石雕”的麵值都是8元,而“八運會”的麵值2元,國家溢價發行,原始售價3元。如今“水滸”和“壽山石雕’’的市場價格分別為28元和24元,“八運會”的價格較低,隻有18元。但盡管如此,‘‘八運會,,的增值率卻遠遠高於“水滸”和“壽山石雕”,投入同樣的資金,前者的回報明顯要高於後麵兩種小型張,這就是麵值較低的郵品的優勢。由於負擔較輕,群眾基礎相對雄厚,低麵值的同等郵票往往會成為投資者的“重點保護”對象。

(7)大套票

全套6枚以上的郵票習慣上被稱為大套票。新中國成立以後,發行過許多大套票,比如“廣播體操”高達40枚、“蝴蝶”20枚、“菊花”18枚、“黃山風景,,16枚、“牡丹”15枚、“金魚”12枚。在老紀特郵票中,這些郵票的市場價格明顯高於其他郵票,顯示出了較高的增值速度。

(8)民族特色鮮明的郵票

1962年,郵電部發行了“梅蘭芳舞台藝術”郵票一套八枚。無齒郵票八枚、小型張一枚,這套郵票表現的是世界大戲劇體係(布萊希特體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係和梅蘭芳體係)之一的梅蘭芳體係的代表人物、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的八個代表曲目,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和強烈的東方神韻。因此,麵世以後深受國內廣大集郵愛好者的廣泛好評,市場價格扶搖直上,是當之無愧的新中國珍郵。除此之外,“臉譜”、“旦角”、“紅樓夢”、“西廂記”、“牡丹亭”等民族特色鮮明的郵票小型張也向來備受市場各界人士的青睞,市場價格因此不斷攀升。

生肖是我國特有的民間文化現象,生肖郵票因此也具有較高的市場潛力。在已經發行的新中國生肖郵票中,發行量一般都是同期其他紀特郵票的三四倍,但盡管如此,這些生肖郵票的市場表現依然較為突出,其餘如“風箏”、“唐三彩”、”宮燈”、“盆景”等郵票也有非凡的市場業績,因為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