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投資是不需要提心吊膽的,有一種投資策略,不論你有沒有時間、心力,投資分析能力,有多少資金,全部都可以通過這套策略來達成長期有效累積資本的目標,這種投資策略就是“平均成本法”。
所謂“平均成本法”就是不論市場好壞,用一定的投資金額,定期地投資在同一種投資工具上。大家都知道,在投資上製勝的關鍵是“逢低多買,逢高少買”,但是大部分的入在投資時都犯一個毛病,那就是股市下跌時不敢買,股市上漲時又盲目追高,通過“平均成本法”你在股市下跌時;不但會買,而且買的單位數更多,自然符合“逢低多買,逢高少買”的製胖原則。
“平均成本法”的功能之所以能夠發揮,主要是因為當股市下跌時,你亦被動地去投資,買較多的單位數或股數,隻要你相信股市長期表現應是多頭趨勢,你在股市低檔買進的低成本股票,未來便會為你帶來豐厚的獲利。
(3)定期適當調整
在利用定期定額、“平均成本法”來準備子女教育費用後,你必須對這個投資計劃的成果作定期地檢視,並依據孩子成長的狀況、需要用錢的時間作適度地調整,確保這個計劃能夠確實符合子女教育花費的需要。
非常重要的是距離你孩子就讀大學愈近時,你愈應該注意調整你的投資計劃。當你的孩子還有三年左右時間需要進大學時,你應該考慮從長期投資中將第一年所需要的費用先作適當的轉換。例如,比較高風險的積極成長型基金轉換成風險較小的債券型基金,如果隻剩一年就需要就讀用錢的話,你就應該把投資心態盡量調整到短期投資的心態,把錢放在變現性佳而較安全的投資工具上。
除了要依據子女就學的時間來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外,每年也建議你注意教育費用的變動。但是,到底應該多久改變一次你的投資策略呢?答案是不需要經常改變,一旦你考慮了所有建立這個投資計劃的基本因素:
應該投資多少錢、投資在哪個市場、投資在哪個基金等問題後,那麼你就應該盡量利用“平均成本法”長期投資的效應來增加你的資本。
(4)為孩子準備教育資金是你聰明的投資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資料顯示,不論男女,完成四年大學教育者,他們一生中可以賺到的比那些沒有進入大學受教育的人多出上百萬元。這些都是投資在子女教育上可以預見的好消息,也證明了在子女教育上的投資的確是一項相當聰明的投資。但是盡管是一項聰明的投資,卻無可避免地,必須麵對子女教育這樣一個人生重大的投資,最直接的挑戰是來自於在財務上的花費,而且這個花費一直不斷地在增加。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問題目益嚴重,社會結構中“新新人類”觀念與做法不同以往,浮華奢侈、道德低落的情況處處可見,不禁使愈來愈多的人關心下一代的教育。身為父母者,都期望在有生之年盡量滿足子女們的需要,知識與教育往往是子女開啟人生最重要的憑借。
好的教育在生活上的各個層麵都能充實子女的人生,它可以為你的子女建立許多無形的資產一一新的觀念、更廣泛的經驗、文化上的熏陶及建立自信,當然也提供了有形的資產——較強的謀生能力。事實上,在投資領域中,我們很少能看到任何一種投資能得到比在投資子女教育上有更佳的回報。
今天為你的子女準備一生教育經費,所花費的金錢可能相當於買一棟房子,需要先作小心地規劃,就如同你存款有多少錢,決定你能負擔買什麼樣的房子,也同樣地決定了孩子在接受教育機會上的未來。因此,趕緊正視子女的教育經費問題,而且有效地儲備它,是你絕對不可以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