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一波未平(1 / 2)

過了年,永和宮裏的紅梅已有漸凋之色。

著了吉服的嘉瀅獨自坐在院中,手裏攥著一頁信箋,這還是年關前,嘉泠從翁牛特部寄來的,字裏行間露出的都是對她的關切之情。

如今,她唯有憑著這些來思念她的姐姐了。

有風掃過枝上的花瓣,落了幾片在石桌上,她看著花瓣,忍不住咳嗽了起來。

畫眉正抱著大氅從屋子裏出來,見嘉瀅咳得厲害,忙跑上前輕撫著她的背,一臉緊張之色:“格格進屋歇著吧,奴婢去傳太醫來。”

嘉瀅順過氣,搖頭道:“罷了,也無甚緊要的,看來看去這些年,藥用了不少也未見起色,反反複複的我也習慣了。今兒是上元節,別折騰太醫進宮了。”

“咱們十格格就是心軟,淨顧著為別人想了,何時想過自己?”一聲清脆的女聲從身後傳來。

嘉瀅笑著轉過身,朝甫踏進院子裏的二人道:“九嫂,十三嫂,今兒吹得什麼風兩位一起來我這兒了?”

董鄂氏放慢著速度,與大腹便便的兆佳氏同行。

“我們也是在外麵碰上了,九嫂說來賞梅花。”兆佳氏依舊十分溫和地答道。

待兩人坐下了,嘉瀅才說:“這梅花都要謝了,也沒什麼可賞的,無非觸景傷情罷了。”

她本是無心地一說,董鄂氏怔了一下,心中想了很多。

九年的光陰彈指一揮間,來不及讓人細細體味便匆匆而過,從三十七年夏被指婚給青梅竹馬的胤禟,到她去了察哈爾三年,再到回京大婚。看著胤禟一個又一個小妾娶進府,一個又一個孩子接連出生,似乎冥冥中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隔在他們之間,也許,他早已忘了自己當年的誓言。

誰都曾有過爛漫年華,誰都曾純真無瑕過,這一路走來,風風雨雨,倒還是會念及曾經不諳世事時的美好。隻怕是滿眼鶯鶯燕燕中,枕邊人早已忘記當年那個一襲鳳冠霞帔,麵若皎月的女子是如何的模樣。香風麗影中,新人舊人都隻是同一副皮囊,誰都代替不了那道留在他心坎中的胭脂燙。

“九嫂這一會兒怎麼又走神了?”嘉瀅見董鄂氏的神情不似剛進來時那般飛揚,轉而有些落寞,不免關切地詢問。她雖和胤禟素日走得不近,然因了董鄂氏曾是嘉泠的伴讀,幾人也是從小玩到大的,是以比別人也算親近些。

嘉瀅沒有出閣自然不懂,然兆佳氏卻是明白了什麼。

記得年前胤祥從胤禟府上吃完胤禟長子的滿月酒,回來同她說過胤禟如何高興。顯然,有了五個女兒終添第一子,他的喜悅是不用言說的,且眾人都看得出來,長子弘政的生母劉氏,已漸漸替代早先進府卻接連生的都是女兒的兩位媵妾更為得寵。

胤祥絮絮地述說著的同時,她卻想到了董鄂氏,同樣都是妾室為自己的丈夫生了長子,不知心中何種滋味。想著,她的手情不自禁地覆上隆起的腹部。

胤祥卻拉過她的手,牢牢攥住,笑道:“你放心,我不會如九哥一樣,不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在我眼中都是一樣的心肝寶貝。”

他的一句安慰,倒似比靈丹妙藥都好用。

兆佳氏輕輕拍著董鄂氏的手,語重心長地道:“九嫂也不用太在意了,九哥府裏女眷雖多,然即使劉氏生了長子也未見九哥請旨求皇阿瑪賜個側福晉的封號,想必在九哥心裏,還很是在乎你的。”

董鄂氏點點頭,心中雖不以為然,卻也不願去解釋什麼。誰才是他心中的側福晉,即使他從未在自己麵前表露過,聰明如她也不難猜到。

轉而她便麵色如常地笑道:“不說這個了,看十妹妹臉色不好,咱們還是進屋圍著火盆暖和暖和。慕兒呢?有些日子沒見那丫頭,倒惦記著。我願意要雨菡多和她親近,甜言蜜語的小丫頭最招人疼。”

三人起身攜伴著回房,不及兆佳氏回答,嘉瀅頗為吃味地道:“定是一來就跑寧壽宮去了,這個小沒良心的,有了小木耳就不理我這個親姑姑了。”

董鄂氏恍然笑道:“十妹妹吃醋了。誰叫她本就是大小通吃的人呢。”

兆佳氏頓了下步子,回味著董鄂氏狀似無意的一句話。這個“她”又說的是誰呢?

~~~

“哎呦!”

“啪!”

先是一聲嬌呼,緊接著一個響亮的耳光乍然響起。三人聞聲回頭,俱是驚異地瞪大了眼睛。

但見院門外多了幾個人,正是她們剛剛談到的二人,以及十四福晉完顏氏和側福晉舒舒覺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