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熱等食物,寒涼最傷脾胃……細嚼慢咽,七分飽;喝水要口,溫飲,否則容易出現脾胃發脹,促生痰濕體質……不能在短期內大量進補,否則容易造成消化吸收困難,引起脾胃積滯。”
司馬容珠細心地聽著陳龍講述,顯然是用心在識記。
“而從保健調養,分為理、法、方藥,調理準則:濕困氣則難以運行,濕去而氣自運,補氣理氣,輔以祛濕化痰,行氣不受阻,補氣養血則事半功倍……”
“調理方向:健脾益氣,補氣養血;藥方:人參、紅棗,氣為血之帥,大補元氣,生津養血,補中益氣;阿膠、枸杞:補血佳品,滋陰補血,養肝滋腎,益精明目……”
“……茯苓,山藥:山藥與茯苓健脾養胃,同為脾胃調理上品;烏梅:增進食欲,消除疲勞,改善氣虛疲乏症狀;橘皮,砂仁:補氣還需理氣,橘皮、砂仁理氣,免使補氣釀成氣滯!”
“再運動調養,運動宜柔緩,可做一些柔緩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鍛煉方式,有利於養氣,補氣,改善體質。不宜做大負荷運動和出大汗的運動,忌用猛力或做長久憋氣的動作……”
“……現代運動項目中有氧代謝運動是氣虛質的較佳選擇,這種運動中氧氣能充分酵解體內的糖分,還可消耗體內脂肪,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常見的項目有:步行、慢跑、緩步登山、遊泳、騎自行車、健康舞、韻律操等……”
司馬容珠如獲至寶,一雙感恩戴德的眼神凝望著陳龍,真好像是一手抓住了救命稻草,牢牢攥在手裏,激動地:“陳大師,如果按照你所,我能瘦下來,我一定會答謝你的。”
“先別謝,還有情誌調養,起居勿過勞,起居宜有規律,夏季午間應適當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平時注意保暖,避免勞動或激烈運動時出汗受風。不要過於勞作,以免損傷正氣……”
“精神養生,遇事不要考慮過多,學會感受直覺,多移情於琴棋書畫、唱歌跳舞、朋友交流,多多喝茶為妙……”
“陳大師,你是愛喝茶的人吧?”
被司馬容珠一口一個陳大師,叫得雞皮疙瘩掉了一地,陳龍急忙笑著道:“您別叫什麼大師,不敢當!”
“嗬嗬嗬,我看你年齡比我一些,你要不介意,我就叫你龍弟弟吧?”
龍弟弟?怎麼聽起來有點怪怪的!但也別陳大師好聽一點,也就點點頭,“好吧,沒什麼介意的,司馬姐,我大概給您把剛才的,注意事項,具體實施,寫在紙上,您回去啊,好好琢磨、琢磨,然後要下定決心,去執行。”
“謝謝,非常感謝你,龍弟弟!”司馬容珠感謝不已。
“另外,還有一點,我想了另外一種方法,對您進行經脈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