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雙眼,洞悉表象之下的真實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名往。”世界24小時不停地運轉,人們為了各自的利益來往奔波。然而,這熱鬧喧囂的生活隻是人生的一種現象罷了,說穿了,那是活給別人看的。人群是片大樹林,眾多的樹木生長於陽光和泥土之中,汲取的營養相同但結果卻迥然不同,高大偉岸者可謂風光獨領,但更多的樹木不是因為能做棟梁而存活於世間。比如梧桐,它原本是以茂密的枝葉給人一片綠蔭;再如棗樹,它原本是奉於人類酸酸甜甜的果實。現實中,人們常常被那種風吹葉響的吵鬧所迷惑,卻不知其中的真實有幾分。
1994年,由阿諾德·施瓦辛格主演的電影《真實的謊言》即將在美國的一個小城公映。為了擴大影響,電影公司的經理親自上陣宣傳,畢竟,二_二十塊錢一張的電影票在縣城可是從來沒有過的。為使電影吸引更多的觀眾,公司破天荒決定,在電影公映的頭3天晚上7點推出“幸運觀眾撒謊大比拚”活動,撒謊最成功者將得到價值3000元的大彩電一台,每天一台。兩天下來彩電真的當場就派送了,這在小城引起了極大轟動。很多人抱著不妨一試的心理前去參加。
撒謊大比拚活動在第3天晚上整7點準時開始。活動規則是隨機抽取現場觀眾,現場撒謊。主持人按動按鈕,顯示牌上數字閃爍:
“停!請把話筒交給第八排二十二號觀眾,好!請你給大家撒個謊。”
一位男性觀眾,50多歲,站了起來,扶了扶眼鏡:“我是個老師,從來不撒謊。”
觀眾一陣哄笑。
主持人:“這的確是一個謊言,但太老套,不能獲獎。”
“噢!”老師若有所思,“可我還沒說呢。”
觀眾又一陣哄笑。
“我就說一個吧,我帶過的一個高中學生,特別笨,各門功課加起來還不到六十分,但我從來就不打他,也不罵他,也不告訴他家長,他上課說話我也不講,睡覺我也不管,不交作業我也不問,可他後來獲得了大學文憑,而且還當上了局長。”老師說完將話筒遞給了服務人員。
主持人笑笑:“他的學曆可能是花錢買的,學曆雖是假的,但你的話卻是真的,所以你沒有撒謊。”
觀眾哄笑。
“請第十排十五號觀眾說謊。”
一個小夥子站了起來:“我是交通局的一個公務員,我的這張票本來不是我的,電影公司送給我們局三位局長三張票,我們局長幹了十幾年的領導,但生活比較困難,最近女兒上了高中,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所以局長就把這張票賣給了我,票價30元,賣給我25元。聽說局長回去與在稅務局工作的老婆大吵了一頓,他老婆說虧了五塊錢……”
主持人認真聽完:“我知道,你們局長沒這麼窮,聽說紀委最近在你們單位檢查幾個局長的收人情況,你們局長想得也夠絕的。”
觀眾大笑。
“今天看來大獎要落空了,看來還是老實人多啊,現在讓我們再看一位,十八排,二十八座,多好的座位呀,有請!”
一位婦女被人拉扯著站了起來,揉了揉眼睛:“幹嗎?還沒放就把我弄醒了。”
觀眾哄笑。
“請你撒個謊。”
“我幹嗎要撒謊?”
“說謊有獎啊,你看這大彩電,可能就是你的,就看你會不會撒謊了。”
女人笑了笑:“什麼大獎,明擺著是騙人,昨天中獎的是文化局長的小姨子,前天中獎的是電影公司經理的親戚,誰不知道是在騙人,快把這鬼把戲收了吧,我等著看電影呢。”
全場沉寂,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主持人不知所措,抓著頭望著經理,經理揮揮手。主持人鎮定了一下:“絕妙的謊言,我宣布這位觀眾獲得今晚的大獎。”
觀眾再一次鼓掌。
女人又站了起來:“我說的是實話。”
可麥克風已被拿走,掌聲淹沒了她的聲音。
不知你看過這個故事後有什麼感想。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真真假似,虛虛實實,世間萬事,皆由人在操縱。如果不是在“撒謊大比拚”裏,女士說出那樣的話,大家肯定會相信,可是換了個環境,真話卻成了假話,成了真實的謊言。
我們每日浮沉於信息橫溢的洪流中,穿梭來往於各色人群間,如何才能跳脫出表象的迷惑,洞悉世界的真相?
不禁想起那英唱的歌《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霧裏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掏走雲飛花開花謝,你能把握這搖曳多姿的季節……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