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拿著這塊解出來的玉徹底無語了。
老王建議不用再解了,現在上麵包裹一層石衣正好,大有寶物自晦之意,這樣就不會太醒目。
大家對老王的建議都認同!認為再好不過,免得全部解出來,讓人陷了進去。
“那就現在去譚柘寺!”葉子峰說。
既然這樣,那就越快越好,把這塊玉送到譚柘寺,不然留在身邊,大家都是凡夫俗子,沾染了因果自然不好,特別是駱輕雪又有身孕,可別弄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出來。
關乎到自己至愛的人,葉子峰做事幹淨利落,一點都不含糊。
最後,老王、葉子峰、駱輕雪和葉小嫻四人一起去譚柘寺,而張老板和黃師傅沒有同行。畢竟他們與葉子峰等人並不熟悉,隻是主客關係。
“這個人……很妖孽!”看著葉子峰離開的背影,張老板憋了半天,才想起這個詞。
“是呀,在他麵前,都感覺自己白活了!”黃師傅深有感觸地說。
沒有人比黃師傅更震撼了,隻有他才知道,要解出那樣的玉石有多難,黃師傅可是看著葉子峰從不會到會的,而且還親自指點過他,黃師傅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葉子峰超越了自己,成為了解石大師。
在玉石界一解成名!從此流傳著有關哥的傳說!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他這種人,注定一生精彩!我們老了,沒法比了!”張老板無比感慨地說。
張老板說的沒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大家都不在一個人生平麵上,這樣,世界才會立體、精彩!
老王在去譚柘寺的路上,直接聯係了陸浩,將這件事跟他作了彙報。
“有這種事情?你們去譚柘寺找一戒大師!”陸浩告訴老王。
一戒大師就是譚柘寺現任方丈師伯,神秘組織中的一僧,他隱修在譚柘寺。
譚柘寺位於京都南部潭柘山麓,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
潭柘寺建院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曆史,始建於西晉建興四年,初名為嘉福寺。但因其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所以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
到了金代,潭柘寺大興,先有金熙宗完顏亶於皇統元年到潭柘寺進香禮佛,後又有皇太子完顏允恭替父金世宗到潭柘寺進香禮佛,並寫下《從顯宗幸潭柘》一詩,記述了當時禮佛的盛況,並鐫刻成碑,現碑猶存。
而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之女,妙嚴公主為父贖罪,到潭柘寺出家。她終日在觀音殿內跪拜誦經,年深日久,竟在殿內地磚上磨出了兩個深深的腳窩,而當時的“拜磚”,現在依舊供奉在潭柘寺的觀音殿,成了潭柘寺大興的見證。
而到了明初,姚廣孝寄居潭柘寺,據聞他以譚柘為靈感,主持修建了京都城。
所以,人稱“先有潭柘寺,再有京都城”。
可見,譚柘寺的地位。
老王在方丈院裏見到了潭柘寺現任方丈無始大師,無始大師與老王相識,當他聽老王說明來意,就從葉子峰手中接過那塊玉石。
就在他接過玉石的一刹那,無始大師深深地看了葉子峰一眼。
隨後,老王跟著無始大師走進內院,去見他的師伯一戒大師了。
葉子峰和駱輕雪是第一次來潭柘寺,而葉小嫻卻不知道來過多少次了,她對這裏非常熟悉。
“葉哥、嫂子!我帶你們看看潭柘寺吧!”
反正是閑著,通靈之玉的事就讓老王他們去處理好了,他們也不想再接觸到它。
遊潭柘寺是一個不錯的建議,何況還有一個現成的導遊!
潭柘寺古樹參天,下自成蔭,整個寺院都半隱在樹木之下,隱幽而莊嚴。
潭柘寺香火鼎盛,香客如織,虔誠而肅靜,寺院裏到處彌漫著香燭的味道。
葉小嫻帶著他們從山門開始遊覽,山門有牌坊,坊前有古鬆,相傳為“廣慧”禪師所植。
他們隨香客緩緩而行,進入了天王殿。
天王殿供奉彌勒像,背麵則為韋馱像。這韋馱身披甲胄,手持金剛杵,為護法四天王手下三十二神將之首。
在天王殿兩側,塑有高大威猛的四大天王神像。
葉小嫻在前麵帶路,細聲地介紹譚柘寺的情況,葉子峰則牽著駱輕雪的手,慢慢地跟在後麵一路遊覽。
在天王殿的後麵,則是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寬闊雄偉,重簷廡殿頂,上簷額題“清靜莊嚴”,下簷額題“福海珠輪”。
大雄寶殿香客極多,擦肩接踵。香燭鼎盛,但並不刺眼,卻讓人提神靜氣,這是一種供佛的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