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男人自有成功的品質。如果把成功人生比作學校,那麼成功人生必修的第一課就是“品質”。人創造的一切物質財富都會隨時間的長久而腐朽,惟有人的優秀“品質”萬世長存。
7長養浩然之氣
(1)大丈夫需養人間正氣
《孟子·公孫醜上》記載,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孫醜問孟子,說:
“請問老師,您的長處是什麼?”孟子說:“我善於培養我的浩然之氣。
公孫醜又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孟子說:“這很難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說的話,首先它是充滿在天地之間,一種十分浩大、十分剛強的氣。
其次,這種氣是用正義和道德日積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沒有正義和道德存儲其中,它也就消退無力了。這種氣,是凝聚了正義和道德從人的自身中產生出來的,是不能靠偽善或是掛上正義和道德的招牌而獲取的。”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所謂浩然之氣,就是剛正之氣,就是人間正氣,是大義大德造就一身正氣。孟子認為,一個人有了浩氣長存的精神力量,麵對外界一切巨大的誘惑也好,威脅也好,都能處變不驚,鎮定自若,達到“不動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經說過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對孟子說的浩然正氣,曾有一首長詩作出過生動的文學描繪,這就是一身正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寫的《正氣歌》。詩中寫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蒼冥。
……”意思是說,浩然正氣寄寓於宇宙間各種不斷變化的形體之中。在大自然,便是構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氣;在人間社會,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時,便表現為祥和之氣,而在國家、民族處於危難關頭時,便表現為仁人誌士剛正不阿、寧死不屈的氣節。社會秩序靠它維係而得以長存,道義是它產生的根本。他還列舉了中國曆史上許多可歌可泣的曆史人物,如不怕殺頭仍秉筆直書的晉國史官董狐;堅貞不屈,誓死不降,在匈奴牧羊十九載的蘇武;被俘後大喝“蜀中隻有斷頭將軍,而無投降將軍”的嚴顏;率部渡江北伐、中流擊楫、發誓收複中原的東晉名將祖逖,還有充滿忠貞正直之氣的諸葛亮等等,作為例證,說明浩然之氣長存於天地之間。
我們的老祖宗在很早的時候就倡導“做人要大氣”,如李白、蘇軾、朱熹、王陽明等名人為灌輸“大氣”理念同樣費盡心機。古代也有許許多多的聖人賢人哲人,也有訐多壯士或普通百姓的確很“大氣”,他們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而當今社會物欲橫流,如果我們任其放縱而不加約束,那就可能永無止境地沉迷下去,消磨掉自己的意誌。人本無高低貴賤之分,卻有貧窮富貴之別。但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皆不可喪失一個做人的氣節品格,有的人生活貧窮時,正直善良、樂善好施,一旦生活富裕起來,便人性大變,忘了自己的根本,自恃高貴看不起人,甚至橫蠻無理。還有一類人,由於窮,便窮得沒了誌氣,喪失了自尊,不顧一切求助於他人。
如果一個青年在剛踏人社會的時候,就決心把自己的品格作為以後事業的資本,做任何事情都無悖於養成自己完美人格的要求,那麼,即使他無法獲得盛名和巨大的利益,但終不致於做人失敗;而那些人格墮落、喪失操守的人,卻永遠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做一個有正直品格的人,你的生活和人生才具有意義。
(2)蓄勇氣,敢為常人所不敢為
英國首相丘吉爾有這樣一句名言:“喪失金錢是小事,喪失名譽是大事,但如果喪失勇氣,你便一無所有。”勇氣是成功者必備的品質。隻有長時間積蓄勇氣,才有機會一嗚驚人。
許多人做事都講究遵循一套傳統的處世風格,循規蹈矩,墨守成規。
而在勇敢者身上,找不到陳腐的氣息,他們敢為天下先,做尋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公元前二世紀,西漢朝廷政府與西部匈奴貴族通過聯姻維持和平,雙方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後來匈奴的單於聽信了別人的挑撥,跟漢朝絕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起兵侵犯漢朝邊境,殺人掠物,邊境的烽火台都放起烽火來報警,遠遠近近的火光,連國都長安也望得見。
漢文帝於是派三位將軍帶領三路軍隊去抵抗。為了保衛國都長安,另外派了三位將軍帶兵駐紮在長安附近:將軍劉禮駐紮在灞上,徐厲駐紮在棘門,周亞夫駐紮在細柳。
有一次,漢文帝親自到這些地方去慰勞軍隊,他先到灞上,劉禮和部下將士一見皇帝駕到,就以盛大的禮儀迎接。漢文帝的車隊闖進軍營,沒有受到任何阻攔。漢文帝慰勞了一陣走了,將士們忙不迭歡送。接著,漢文帝一行又來到棘門,受到的迎送儀式也是一樣隆重。最後,漢文帝來到細柳。周亞夫軍營酌前哨看到遠遠有一隊人馬過來,立刻報告周亞夫。將士們披盔帶甲,弓上弦,刀出鞘,完全是準備戰鬥的樣子。漢文帝的先遣隊到達了營門,守營的崗哨立刻攔住,不讓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