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是對待君子的;“誘之以利,脅之以威”這是對待人的。而在現代的社會中,君子與人之間已經沒有了那麼明確的分界,因此,“曉之以理,誘之以利”便就成為了很多聰明的領導所駕馭下屬的不二法門。
張嘉聯無暇專門以這樣的權謀之道去經營自己的勢力,去對待自己的下屬,但相應的一些基本道理還是懂得的,隻不過,“懂不懂”與“用不用”這是兩回事了。
對於羅振邦,已經是不用再多什麼了,自己對他都這樣了,如果這家夥還會有什麼異心的話,那就是完全養不熟的白眼狼而已了,這樣的白眼狼早暴露早好,因此他們是不值得培養的。
羅振邦此次前來主要的內容自然不是彙報工作的,現在以他如此糾結的情緒,還想要將工作弄好的話,那簡直就是大的笑話了,因此,他所前來的目的有兩個,一來是為了向張嘉聯表達自己的歉意,二來也是為了局內的穩定而前來的。張嘉聯為他不顧局內的穩定付出了這麼多,要是自己再不將所知所想全盤的告訴張嘉聯的話,那還是人麼?!
“局長,在您的麵前,我也就不什麼假話,空話了,您也是知道的,咱們局前一陣子鬧了那麼一大出的事情,在咱們的黨組委員就有三人鋃鐺入獄,一個住院療養,如果這樣的局麵是拜萬山所賜的話,那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的。以萬山那個炮仗的性格,他是絕對籌劃不了這一切的。”羅振邦所分析的正是張嘉聯之前所想的,所謂,英雄惺惺惜惺惺,人們對於相關觀點的事情總是要顯得比別的時候更有耐心,也更有接收能力的。
張嘉聯很感興趣的點著頭鼓勵著羅振邦,示意羅振邦繼續往下,但實際上心中卻是一抽,開始猜想起羅振邦好端端跑來這些話的真實目的是什麼了,是真的為了在報答自己的恩情麼?還亦或者是在故意的轉移視線?
不過,若是他這是在故意轉移視線的話,隻怕也不是很能得通的,畢竟,即便自己不,但羅振邦也會相信,自己即便對縣局內的形勢有所猜疑了,那也不會猜疑到他的身上的,最起碼,他也不會是第一被猜疑的對象。那既然如此,羅振邦在明知自己沒有什麼嫌疑的基礎上,還如此的畫蛇添足,那不是吃飽了撐得慌麼?
隻是,人不會去做沒有目的的事情的,尤其是官場中人,張嘉聯便就將這一切記在了心裏,表麵上卻還是一副大感興趣的樣子:“哦?老羅,咱們真是想到一塊去了,我也早就有這樣的感覺了,隻是,這個隱藏在幕後的策劃者究竟會是誰了?”
羅振邦聽聞張嘉聯如此的話語,心中便是一喜,他知道張嘉聯不可能對這個事情不感興趣的,如果,一個即將成為局長的人,對局裏曾經發生過如此變動的內核,都不關心的話,那麼這個人也就沒有資格做什麼局長了,最起碼,就算他坐上了局長的位置,那也遲早是要很淒慘的被人拉落下馬的,而張嘉聯顯然並不是那樣的笨蛋。
“暫時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我始終覺得有幾個人比較有嫌疑。這是因為在您的麵前,我才敢這樣,要是別人問我的話,我絕對不會的,因為,你是我的恩人,也是我們家的恩人。”羅振邦認認真真的表態道。
聽聞羅振邦所的是幾個人,而不是兩個人,這就一下子超過了張嘉聯一開始的猜想了,果然,熟悉的人要比陌生的人更有發言權啊。
張嘉聯的興趣頓時也就更足了許多,要知道,在張嘉聯之前所分析的情況看來,有能力,有背景挑動起這一切的,最起碼也應該是個黨組成員,要不然,是不足以成事的,而看羅振邦所要彙報的這個樣子,顯然,在縣局裏,居然還有黨組成員之外的人有著挑動大事的能力與威望,這想起來是多麼的令人不敢相信啊,不過,細細想來,這樣的情況,倒也是完全可能出現的,無利不起早,在上次的風波,黨組成員一下子被掃清了一半,這就給潛在的挑動者,一種奮鬥的動力與心情,因為,這麼一來的話,不但能夠滿足幕後指使者的命令,還可以使得這挑動者完全有機會進入黨組,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