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存儲
作者:郭濤
2002年10月1日,NetApp正式發布混合存儲係統,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將NAS與SAN融合在一起的新方法。具有創新性的NetApp FAS900係列產品通過光纖通道可以支持數據塊的存儲,從而全麵超越了NetApp原有產品僅有的文件服務功能。NetApp統一存儲的推出為NAS與SAN的進一步融合指明了方向。
從2008年開始,不僅眾多國外廠商紛紛推出統一存儲解決方案,而且國內的許多存儲廠商,包括創新科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UIT)、華為賽門鐵克、同有飛驥等,都相繼推出統一存儲產品。統一存儲被眾多行業用戶所接受,開始步入大規模應用階段。2011年1月,EMC推出一係列存儲新品,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VNX統一存儲。VNX統一存儲將EMC Celerra NAS和CLARiiON SAN產品融合在一起。
從NetApp推出混合存儲係統到EMC發布VNX統一存儲,統一存儲已經有近10年的發展曆史。10年前,很多人對統一存儲的發展前景持懷疑態度;10年後,統一存儲的迅猛發展表明,統一存儲已成為存儲產品市場上的主流。如果說過去10年是統一存儲市場的培育期,那麼從2011年開始,統一存儲將步入爆發期。
統一存儲不統一
當初,為了應對企業數據的爆炸性增長,NetApp推出了統一存儲架構,SAN和NAS存儲係統共享同樣的硬件和代碼庫,而且可以從同樣的接口進行管理。這不僅可以提升存儲係統的靈活性,而且可以降低存儲係統的複雜性和成本。
統一存儲的理念剛推出時,許多人認為,統一存儲就是SAN與NAS的簡單疊加,隻要在原有的SAN存儲係統中增加對NAS的支持,就是統一存儲。基於這種想法,許多廠商紛紛推出所謂的統一存儲產品,產品形態可謂五花八門,最常見的是一種被稱為NAS頭的產品,即在SAN係統上增加一個NAS的轉換器。在那個階段,統一存儲從概念和產品形態上來說並不統一。時至今日,用一台存儲設備滿足用戶的各類存儲需求,已經成為統一存儲的發展方向。但是用戶必須明白,這隻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UIT公司認為,隻有實現有效的整合和滿足用戶的存儲需求,才能充分展現統一存儲的核心價值。
UIT的產品研發策略是創新存儲,簡化應用,即以用戶應用為核心來製定產品策略和研發策略,在合適的時間向用戶提供適合的技術和產品。UIT根據目標用戶群的主要需求,分階段、有步驟地推出統一存儲產品,並從應用的角度進行產品技術和功能上的創新,而不是推出技術超前但無實際應用環境的概念化產品。GlassHouse公司資深技術專家Stephen Foskett表示:“把SAN和NAS簡單地拚湊在一起,而SAN或NAS仍保留自己獨特的管理接口、功能和硬件,並不是用戶想要的統一存儲產品。用戶最關心的還是統一存儲在采購、操作和服務支持上能夠帶來哪些全新的體驗。”
統一存儲的飛速發展主要得益於以下三個原因:首先,數據量的迅猛增長,尤其是非結構化數據量的快速增長,對存儲的性能、容量和功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原來單一的SAN或NAS已經不能滿足用戶多方麵的存儲需求;iSCSI SAN的出現,逐漸消除了FC與IP之間的隔閡;從服務器整合到網絡融合,再到數據中心整合,整合已是大勢所趨,存儲也不能置身事外。
華為賽門鐵克認為,不管是NAS還是SAN,向上擴展的方式已經走到盡頭。集群NAS是存儲向集群化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統一存儲的發展方向。集群存儲擁有兩個優勢:一是靈活性,用戶可以根據當前的需要來購買存儲設備,需要多高的性能、多大的容量,都可以自由選擇,並可在未來根據需求對係統進行擴容,即按需擴展;二是可管理性,不管用戶購買了多少個控製器或多少塊磁盤,看起來都是同一套係統,從而大大降低了係統的管理和維護難度。
統一存儲百花齊放
NetApp統一存儲產品的代表是FAS係列,其中中端產品的知名度最高,比如最新的中端產品NetApp FAS3040與FAS3020相比,其性能和可擴展性分別提高75%和50%。NetApp統一存儲產品可以支持文件服務、FC SAN、IP SAN和多網絡配置,能夠無縫升級到更高性能的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