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醫患關係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醫患關係的性質
①醫患關係是契約關係;②醫患關係是信托關係。
二、在醫患關係中病人的道德權利與道德義務
①醫患關係中病人的道德權利;②醫患關係中病人的道德義務。
三、醫患關係的發展趨勢與醫學道德
①醫患關係民主化趨勢對醫師道德的要求;②醫患關係法製化趨勢對醫師道德的要求;③醫患關係物化趨勢對醫師道德的要求。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醫患關係的性質
1.醫患關係是契約關係
醫患關係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契約關係。社會主義製度的確立為尊重人的尊嚴、價值創造了物質基礎,為實現人權平等創造了條件,醫患之間是一種同誌式的平等關係,即:醫務人員尊重病人的醫療權利,一視同仁地提供醫療服務;病人尊重醫務人員的勞動,並密切配合診治,共同完成維護健康的任務。但是,由於兩者對醫學知識的掌握上的差別和患者求醫時的弱勢心理,在醫患之間存在著現實的不平等狀況,應引起醫務人員的重視。
醫生以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為己任,國家賦予了醫生以某種特權(對疾病診治權和特殊幹涉權等)並以醫療技術為保證,為病人提供服務;病人出於信任或與醫生充分協商,接受醫生的服務。這種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是由於醫患之間的醫學知識占有不同,所處的地位、職責不同所決定的。醫生具有醫學知識,處於一定主動地位,並具有某種特權,這就要求醫生恪守職責、鑽研技術,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不辜負病人之信任。但應看到,被服務的患者因其地位和權利意識的提高,也不是完全被動的。
2.醫患關係是信托關係
醫患關係是以社會主義法製為保障建立起來的信托關係。
社會主義法製的根本職能是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患者就醫和醫者行醫同樣受到法律保護。社會主義法製保護了醫生為患者提供醫療衛生保健和康複的特殊職權,使之可以獲得患者身體、心理、隱私等信息;患者為了診治疾病的需要而信任醫生,將必要的信息告訴醫生,並委托醫生為其解除疾苦。因此,兩者是建立在信賴基礎上的特殊人際關係。
二、在醫患關係中病人的道德權利與道德義務
1.醫患關係中病人的道德權利
(1)基本的醫療權
人類生存的權利是平等的,享有醫療保健的權利也是平等的。患者都享有基本的、合理的診治、護理的權利,有權得到公正、一視同仁的待遇。與病人基本的醫療權相對應的是醫生為病人診治的基本義務。
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的有關情況及預後有知悉的權利。病人參與醫療是現代醫學模式和醫患關係模型所特別強調的,也是病人權利的實質內容之一。醫生應該用病人或家屬(包括代理人)能夠聽懂的語言,告訴病人有關診斷、治療和預後的信息。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權與醫生的解釋說明病情的義務是相對應的。
(2)知情同意權和知情選擇權
知情同意是病人自主權的一個最重要而又具體的形式,是醫學科研和人體實驗、臨床醫療領域的基本倫理原則之一。知情同意權不隻是為了爭取病人的合作、增進醫患關係、提高醫療效果,而且還體現在對病人的尊重,並有助於病人自主權的合理行使。
拒絕治療是病人的自主權,但這種拒絕首先必須是病人理智的決定。倘若拒絕治療會給病人帶來生命危險或嚴重後果,醫生可以否定病人的這一要求。如一個患急性化膿性闌尾的病人,麵臨闌尾穿孔的危險,但他因懼怕開刀而拒絕手術治療;又如某些自殺未遂的病人,拒絕輸液、洗胃等搶救措施等。對此醫務人員應耐心勸導病人,必要時通過家屬或有關部門的批準行使特殊幹涉權來履行義務。
(3)保護隱私權
患者對於自己生理的、心理的及其他隱私,有權要求醫務人員為其保密。病人的病曆及各項檢查報告、資料不經本人同意不能隨意公開或使用,病人出於診治疾病的需要使醫生知曉自己的隱私,但醫生沒有權利泄露病人的隱私,這對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醫患關係是十分重要的。病人要求保護隱私權與醫生的醫療保密的義務相對應。
病人有權要求醫生為其保守醫療秘密,但當病人的這一權利對他人或社會可能產生危害時,醫生的幹涉權或他的社會責任可以超越病人的這種權利要求。如病人患有傳染病,病人有自殺的念頭等情況,盡昝病人要求為其保密,醫生還是應根據具體情況,通知家屬或有關部門。
(4)獲得休息和免除社會責任權
有些疾病使病人不能正常工作,需要休息,不能履行其應盡的社會義務,不能繼續承擔其健康時承擔的某些社會責任。因此,這些病人有獲得休息和免除社會責任的權利。但病人免除社會責任權是有限度的。
1.醫患關係中病人的道德義務
①如實提供病情和有關信息。如實提供病情和有關信息既是及時、正確的診斷、治療的前提,也是防止傳染性疾病擴散、蔓延的基礎。②在醫師指導下接受和積極配合醫生診療。③遵守醫院規章製度。④支持醫學生學習和醫學發展。
三、醫患關係的發展趨勢與醫學道德
1.醫患關係民主化趨勢對醫師道德的要求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醫療保障製度的完善和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的發展,醫患關係的民主化趨勢在增強,“指導-合作型”或“共同參與型”醫患關係逐步成為醫患關係的主流。病人地位的不斷上升,病人的要求也明顯地呈現多元化、多層次趨勢。醫患關係中出現了不合作、不協調乃至衝突現象。
醫患關係的民主化趨勢要求醫師恪守職業道德,一視同仁。
2.醫患關係法製化趨勢對醫師道德的要求
傳統的醫患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道德規範維係的。伴隨著社會主義法製建設,病人的權利在法律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保障。法律規範逐步成為醫患關係的製約手段。
醫患關係物化趨勢對醫師遣德的要求隨著實驗醫學的興起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大量的診療設備的介入使醫生的診斷、治療越來越有效,醫生對這些設備的依賴性逐步增強,醫療機器隔閡了醫患之間的聯係,製約了醫患之間在感情、思想上的交流,醫患關係在很大程度上被物化了。醫生重視的隻是疾病本身。疾病和患病的人被分割開來,自然的人與社會的人、生理的人與有思想和情感的人被割裂開來。
醫患關係的物化趨勢要求醫務人員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在應用髙新技術中關心病人、尊重病人,融洽與病人之間的關係。
第四單元 醫務人員之間的關係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正確處理醫務人員之間關係的意義
①有利於醫學事業的發展;②有利於醫院整體效應的發揮;③有利於醫務人員成才;④有利於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
二、正確處理醫務人員之間關係的道德原則
①共同維護病人利益和社會利益;②彼此平等、互相尊重;③彼此獨立、互相支持和幫助;④彼此信任、互相協作和監督;⑤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和發揮優勢。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正確處理醫務人員之司關係的意義
1.有利於醫學事業的發展
當代醫學發展呈現出顯著的綜合特征。臨床醫學各學科之間的綜合,基礎醫學學科之間的綜合,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之間的綜合,醫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相互間的滲透,使融洽醫務人員之間、醫務人員與其他學科人員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