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澄泥硯(2 / 2)

“原來遊也對澄泥硯有研究啊!”

柳毅對於周遊的突然指出表示驚訝之後,馬上調整過來,微笑著來到澄泥硯櫃台前,將周遊所指的那塊鬆代澄泥硯拿將出來並回道:“沒有放錯,這塊澄泥硯可是我從廣州黑市裏淘出來的,是我平生所揀的最大漏。怎麼,難道這塊澄泥硯有問題嗎?”

柳毅雖然覺得周遊的鑒寶能力是專家級的,但他卻覺得在硯台,特別是澄泥硯方麵自己不會遜色到哪裏去,很是自信。

周遊皺著眉頭:“柳理事,相信你也知道宋硯最重器型,修泥簡約大氣,自內而外蘊含儒雅之韻,柔美但不失剛勁,故有宋形之稱。因此鑒別宋代澄泥硯的關鍵在於觀其形,細細體會便可感受到宋人運刀所流露出的文人氣息。”

“嗯!”

這是宋硯的高端鑒別方法,不過在文房四寶方麵有獨特理解的柳毅多少還是知道一點的。周遊這麼一,他隻是會意地點頭,沒有表露過多的情感。

周遊繼續表自己的見解:“這塊宋硯的造型的確可以稱之為大氣,通體上下都表露著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即使不懂硯台的人也可感受到其中的儒雅之氣。”

被周遊這麼一,柳毅驕傲之中也隱約有所警覺。

以周遊所表現出來的底蘊,絕對不是尋常專家所能涉及到的。若是他真的覺得有問題,那還真讓人擔心。

周遊終於嚴肅起臉,道:“可偏偏就是這樣,使得這塊宋硯出現了一絲宋硯極少出現的味道:文化氣息重過頭了。”

“怎麼?”

柳毅用一個很擔憂的眼神看著周遊,同時也給許漫一個苦笑。

周遊回道:“清朝的藝術品不少是走華麗,極盡精美的路線。硯台是如此,各種材質的雕塑也是如此,瓷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硯台作為文房四寶之一,側重點自然是文化氛圍。隻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刻意的雕琢,使得清硯一部分硯台的文化氣息有點做作,與宋硯那種渾然成,單調的儒雅有本質性的區別。”

“我明白了!”

聽到這裏,柳毅還不知道自己最得意的揀漏不是宋代的澄泥硯,而是清代的澄泥硯,那他就是笨蛋了。

周遊也不想讓柳毅過度失望,補充道:“事實上不是越老就越好。雖在清代澄泥硯的泥質上不及明代致密,但修泥雕刻工藝卻精細至極,可謂是各代澄泥硯中的巔峰之作。再加上這塊澄泥硯的刀工細膩寫實,那活靈活現的梅花強烈地展示著一股傲雪不屈的精神,實是澄泥硯中難得的精品。”

“多謝誇獎!”

柳毅的心裏的確好過了不少。

但柳毅也知道宋代的澄泥硯還是比較值錢,除非這一塊是雲鳳紋澄泥硯這種名揚千裏的清朝名硯,否則想要在價格方麵越多自己至少五百年的宋代古硯,那還真困難。

周遊哪裏看不出柳毅的失望,深為自己的鹵莽而自責,隻能道歉道:“柳理事,對不起。”

柳毅倒是很看得開,回道:“沒關係的,遊,老哥還得多謝你的提醒呢,否則將來出事還不知究竟錯在哪裏呢。另外的,遊別老是叫我柳理事了,這樣太陌生了,不妨直呼叫我的名字。”

周遊連忙搖頭道:“這怎麼可以,不如我以後叫柳哥吧。”

“這敢情好呀!”

柳毅對於周遊遞來的橄欖枝很是高興。

像周遊這麼年輕的古董專家不是沒有,但那是鳳毛麟角的,而且技術還未必有周遊這麼深厚和全麵。現在能與周遊結交起來,對於他以後的門路開拓絕對有所裨益,再是不濟也能避免一些不不要的打眼。

周遊見柳毅這麼高興,也就乘機問道:“柳哥,我可以在你這裏進一批文房四寶去支撐場麵嗎?”

柳毅知道周遊在為自己即將開業的古玩店做準備,很是意思地報了十數個號碼給周遊,介紹道:“這幾個號碼都是現代工藝品的供貨商,其中還有幾個是做高仿的,你直接與他們聯係,可以節省掉一些不必要的中間環節;而且我也會跟他們一下的,畢竟他們都是省收藏家協會的會員。”

“如此就麻煩柳哥了。”

周遊想不到還有這樣的額外收獲,倒是挺激動的。

現在他們的古玩店還沒開張,有價值的東西就搞了不少,還真有點玩大的味道。

柳毅突然醒悟這樣招待周遊實在太不禮貌了,連忙邀請道:“好了,我們也別在這裏傻站著了,到裏邊喝茶吧。我最近搞到一斤很難得的極品茶,這可在市麵買不到的,我們一起去品一品。”

“樂意至極!”

周遊聽得眼睛一亮,高高興興地接受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