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民間高手(2 / 2)

這樣的尋寶活動雖然是全省巡回舉辦,而且還是掛著省收藏協會的譯名,但畢竟隻是掛名而已,不是央視那種大型的尋寶節目,自然不是那麼專業。

饒是如此,徐老他們還是組織自己的得意弟子,為節目進行最基本的淘汰,先將那些一眼就知道是贗品的垃圾古董淘汰開出。不然幾百、上千件古董一起湧過來,還真是考究精力的事情,估計即使四位專家在這裏鑒定上三、四,恐怕也沒個結果。

現在接連出現真品,自然是徐老他們的弟子的功勞。

徐老三人都樂嗬嗬笑了開來,其中以成老最是得意。他為了這次活動,還特地從自家博物館調來了幾位相對年輕的鑒定師協助把關。現在能有如此高頻率的真品,永建博物館的年輕鑒定師居功至偉。

“咦,又是鬥彩!”

周遊看到大屏幕裏的藏品,些微露出點驚訝。

這次不是瓷器盤,而是瓷碗,而且同樣是鬥彩花卉紋。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什麼的,在短時間內連續出現同類型的古董,這樣的事情可不多見。

“諸位專家好!”

來者是一位穿著很樸素的大叔,看到年輕的周遊稍微露出點驚疑,馬上就恢複了鎮定,恭敬地將他的鬥彩花卉紋碗遞到長桌上。

成老還沒接過手眼睛就亮了起來,上下看了數遍後當即讚歎道:“以植物花卉為主的紋飾題材,富麗繁密,細致精巧,無論是寫意還是變形,都畫工嚴整細膩,紋飾清晰,排列有序,極具美感,依然是很清晰的清乾隆風格啊。”

周遊覺得眼前的大叔不是簡單人物,思緒了一下就定了下來,等待成老看完馬上將鬥彩花卉紋碗拿到手裏。

本想接過手研究的徐老被周遊這個動作搞得模糊不已,但當他看到周遊緊鎖的眉頭,這才知道事情有點不對。

周遊越看越不對勁,輕聲嘀咕道:“康、雍、乾官窯都有一些仿成化鬥彩產品,特別是雍正時期己能有把握地仿燒出成化鬥彩,但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隻有少數寄托成化款。”

提示到這裏,成老登時冷汗直流。

鬥彩又稱逗彩,創燒於明成化時期,是釉下彩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鬥彩是預先在高溫(1°)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窯經過低溫(8°)烘烤而成。鬥彩以其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種符合明人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

正因如此特殊的工藝,使得真正的精品鬥彩相當罕見,存世量相對較,動輒就是以百萬,甚至是千萬為單位的。而眼前這隻鬥彩花卉紋碗若是真品的話,其價值絕對過兩百萬,若是有心炒作的話賣個三、四百萬也不是問題。

龐大的利益驅策下,使得市麵的鬥彩贗品越來越多。

而這隻擁有清乾隆味道的鬥彩花卉紋碗竟然署的是雍正朝的年款,這就得使人注意了。還有的,清雍正和清乾隆的鬥彩有一個微妙區別,那就是筆法,清乾隆後期的筆法日漸草率,偶爾還會用上琺琅彩的手法來描繪釉上彩。

雖然這些都是微笑方麵的區別,但周遊相信成老是能看到的。

果然,成老與徐老仔細研究了一通之後,最終給了一個很隱晦的答案:“先生,你這隻鬥彩花卉紋碗的做工精細,即使清代的瓷器大師過來也未必能及,值得收藏啊。”

樸素大叔也不再裝淳樸了,帶著一點羞愧怯怯地收回鬥彩花卉紋碗徐徐離開。

呼…

成老和徐老同時鬆了一口氣。

成老鬆氣之後對周遊感激道:“遊啊,這次真的是多虧了你,否則老頭子的一世英明就要葬送在這裏。”

周遊連忙回道:“不敢!成老隻是一時激動被蒙蔽而已。”

徐老也是安慰起來:“老成啊,民間也是有高手在的。你看剛才那位藏家,明顯不是普通人,可他的偽裝成功把我們三位老家夥都給騙了過去。仔細算起來,這還是我們三位老家夥共同打眼呢。”

“諸位,需要休息嗎?”

精明的許漫也覺到一點異常,連忙停止錄製上前詢問。

徐老和成老相對一笑,搖頭拒絕道:“不用,這才剛剛開始而已。若現在就休息,肯定會寒了藏友們的心,會被他們不是的。”

李老補充道:“更何況我們還有一個清閑的周遊大師在呢。”

整個劇組的人瞬間都把注意力聚焦到周遊身上,許漫、導演等等,看著周遊的眼神倍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