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名留青史的機會(2 / 2)

周遊沒想到一個的打撈工程竟然會引起這麼多的問題,當真是頭疼。

許老略帶點不滿地道:“你以為考古打撈隻要有機械就行啊?哪一項不是要經過嚴密的計算和保護,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別的不,單單文物出水之後,環境的驟變會引什麼效果都是要考慮的。你隻學了粗淺的知識,沒有實際操作的經驗,很容易出事情的。”

“喔……”

周遊虛心受教。

黃老先生倒是比周遊還著急,追問道:“周先生的打撈工程不急的話,老朽完成這一次的任務就耐心等待你的消息,你可一定要通知老朽啊。”

周遊點頭回道:“是的,我向你保證。”

聽了許老的話,周遊知道專業人才的重要性,更何況黃老先生這種專注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老前輩。若是平時,那可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大師級人物啊,周遊能得到黃老先生的協助,簡直就是莫大的運氣。

明老等人也來湊熱鬧:“遊啊,你也別忘了我們!”

周遊連連點頭。

如果這一幕被那些大拍賣行、古玩樓的同行們看到,肯定會掉下巴。明老這個級別的任務,隨便請到一位上門都是大的麵子,現在居然主動送上門,而且還是成堆的,恐怕出去也沒人相信。

周遊覺得自己還是低估了青史留名的威力,開始審視自己手裏所擁有的籌碼。

許老見時間有限,馬上切入下一個話題:“好了,正事結束,也是時候開始之前的話題。”

周遊早就看到桌麵上的卷軸和雕像。

許老道:“遊,過來看看吧,這些都是你中意的神佛物品。”

周遊帶著微笑走將過來。

果然,周遊感覺到其中一條卷軸和一隻雕像隱藏有微弱的靈力。雖然靈力的藏量很微弱,但聊勝於無,周遊自然不會拒絕。

“果然看上了。”

明老看到周遊的神態,當即笑了起來。

黃老先生道:“我之前聽周先生喜歡神佛用品,所以就特地帶了幾件過來交流一下。”

“有心了!”

周遊連忙道:“黃老先生,請別再那樣稱呼子了,這會讓子無地自容的。”

黃老先生點了點頭。

許老展開一幅卷軸,道:“之前我們提及到你,就順勢對研究比較少的神佛用品做了研究,所以才有了眼前的局麵。你跟前的這些東西都是大家收藏的,可作交流之用,你可要好好表現了。”

許老對周遊真的沒話。他知道周遊喜歡神佛類的古董,所以特地弄了這個型交流會來滿足周遊。

周遊將一切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不過周遊也沒分心,開始點評起第一件作品:“這是一張晚清的觀音圖!”

“何以見得?”

明老倒是好奇了。他之前研究了十數分鍾才有明確的判斷,可是周遊僅僅看了一眼就有結論,實在是神奇。

周遊沒有怯場,鎮定地分析道:“先它保存得很完好,隻有幾個不起眼的地方有磨損而已,相信保存它的人是專業人士。不過再好的專業人士,在沒有經過修複、裝裱的前提下想要保存兩、三百年而不缺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家都點了點頭。

絕大部分的古代書籍、畫卷保存到現在,多少都有缺損,嚴重的都要經過專家的修複方才可以重見光明。而要在沒有修複和裝裱前提下要保存得如此完好的,那就隻有年代近一個解釋而已。

明老卻問道:“那我為什麼不是民國,甚至是最近幾年的呢?”

“這正是我要的第二點。”

周遊指著觀音圖下邊的熏跡,道:“很顯然,這幅觀音圖是用來供奉的。這些跡象不是刻意熏出來的,而且聞起來無味,那就要不是近代的防品;而且從其深刻程度也可以看出它接受供奉的曆史不短,若是民國時期的東西,恐怕會比這個淺上不少。”

頓了一下,周遊再提出有力的證據:“最後一點,這裏的落款字體是清朝官場流行的館閣體,而不是民國的字體。”

“不錯!”

大家認同了周遊的分析。

黃老先生則更直接,當眾誇獎道:“之前總是聽遊的慧眼,現在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啊!許老收了個好徒弟啊!”

連續兩個感慨,充分表達了黃老先生的震驚之情。

黃館長倒是慷慨,道:“遊,今承了你的情,這幅話就送給你吧!”

“這怎麼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