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3章 做一個快樂的吃虧主義者(1 / 1)

第十章第16節 做一個快樂的吃虧主義者

故事回放:

有人問李澤楷:“你父親教了你一些怎樣成功賺錢的秘訣嗎?”李澤楷說,賺錢的方法他父親什麼也沒有教,隻教了他一些為人的道理。李嘉誠曾經這樣跟李澤楷說,他和別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麼拿六分就可以了。

李嘉誠的意思是,吃虧可以爭取更多人願意與他合作。你想想看,雖然他隻拿了六分,但現在多了一百個合作人,他現在能拿多少個六分?假如拿八分的話,一百個人會變成五個人,結果是虧是賺可想而知。李嘉誠一生與很多人進行過或長期或短期的合作,分手的時候,他總是願意自己少分一點錢。如果生意做得不理想,他就什麼也不要了,願意吃虧。這是種風度,是種氣量,也正是這種風度和氣量,才有人樂於與他合作,他也才越做越大。所以李嘉誠的成功更得力於他的恰到好處的處世交友經驗。

吃虧是福,乃智者的智慧。不管你是做老板也好,還是做合作夥伴也罷,旁邊的人跟著你有好日子過、有奔頭,他才會一心一意與你合作,跟著你幹。

彼克是英國哈利斯食品加工工業公司總經理。有一次他突然從化驗室的報告單上發現,他們生產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鮮作用的添加劑有毒,雖然毒性不大,但長期服用對身體有害。如果不用添加劑,則又會影響食品的鮮度。

彼克考慮了一下,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喝在暫時的吃虧也是值得的。於是他毅然把這一有損銷量的事情告訴了每位顧客,隨之又向社會宣布,防腐劑有毒,對身體有害。

他做出這樣的舉措之後,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食品銷路銳減不說,所有從事食品加工的老板都聯合起來,用一切手段向他反撲,指責他別有用心,打擊別人,抬高自己,他們一起抵製彼克公司的產品,彼克公司一下子跌到了瀕臨倒閉的邊緣。苦苦掙紮了4年之後,彼克的食品加工公司已經無以為繼,但他的名聲卻家喻戶曉。

這時候,政府站出來支持彼克了。哈利斯公司的產品又成了人們放心滿意的熱門貨。哈利斯公司在很短時間內便恢複了元氣,規模擴大了兩倍。哈利斯食品加工公司一舉成了英國食品加工業的“龍頭公司”。

吃虧是福道出的是一種瀟灑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做事的方法。

據說有個砂石老板,沒有文化,也絕對沒有背景,但生意卻出奇的好,而且曆經多年,長盛不衰。說起來他的秘訣也很簡單,就是與每個合作者分利的時候,他都隻拿小頭,把大頭讓給對方。如此一來,凡是與他合作過一次的人,都願意與他繼續合作,而且還會介紹一些朋友,再擴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戶。人人都說他好,因為他隻拿小頭,但所有人的小頭集中起來,就成了最大的大頭,他才是真正的贏家。

聆聽老經驗:

不要因為吃一點虧而斤斤計較,開始時吃點虧,實為以後的不吃虧打基礎,不計較眼前的得失是為了著眼於更大的目標。

沒有“手腕”的人都怕便宜了別人,吃虧的卻往往是自己。

生活中總有這樣的人,他們做事時一門心思隻考慮不能便宜了別人,但卻忽視了於自己是否有利。不便宜別人就得自己吃虧,所以做事要有“手腕”,不要怕便宜了別人,“便宜”別人又“得益”自己,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