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1 / 1)

慶樂九年,武城王帕卡多率軍攻進京都安平,完全控製了京都命脈,威逼天子慶樂皇帝禪讓帝位,天子不堪受辱揮劍自盡。帕卡多沒想到天子竟然這般骨氣,擔心日後其他諸侯會擁戴皇室子孫來討伐自己,便一不做二不休將皇室子孫盡數屠殺。之後帕卡多登高一呼繼承大統,改國號為武城國,年號威武。京都的文武百官都是敢怒不敢言,隻有委曲求全。

此訊息傳出後,各路諸侯紛紛聲討武城王犯上作亂、殺君弑後的不忠不義之舉,並宣布彼此獨立。從此泱泱天朝便陷入了諸侯混戰割據的局麵,一蹶不振。不知多少人常年遭受戰亂之苦;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不知多少人被殺死、餓死甚至糟蹋致死。

自武城王稱帝之後又過了五年了,如今各鎮諸侯勾心鬥角、你爭我奪,都想搶占更多的地盤以壯大自己的實力,實現自己的宏圖霸業。

然而這偌大的天寧城卻是無人來打擾。一是因為天寧城地處西北邊塞苦寒之地,不利於大軍遠征;二是因為與天寧相鄰的柳葉城和五馬城自己雖然得不到卻也不想其他諸侯得到,不給其他諸侯大軍讓道。所以天寧城才有了這短暫的安寧,儼然是這偌大亂世中的一方淨土、一片樂園。

其實早在兩年前,柳葉城城主柳葉王就想將天寧城收入囊中,親率五萬大軍進入天寧城,這天寧城雖然有人口三十萬卻是群龍無首,沒有城主,更沒有軍隊。柳葉王的大軍進入天寧後便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搶光所有的糧食卻欲將百姓殺死,因為他們不想用這搶來的糧食再來養著這些百姓。柳葉王的行為徹底惹怒了天寧境內雲唐山上的土匪。

雲唐山縱橫五百裏巍峨雄壯、連綿不斷,自然是綠林好漢最佳的藏身之處。雲唐山上共有七夥土匪,分別分布在雲唐山脈的七個主峰,其中勢力最大的是寶華峰上的趙九州,趙九州自幼跟隨江湖賣藝的學了一身過硬的功夫,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二十幾年來行走江湖也是罕有其敵,再加上此人好爽仗義、喜好結交天下英雄,所以人人都稱他‘九哥’。趙九州手下有六千多弟兄,平日裏和其他山寨也是井水不犯河水,甚至都稱兄道弟,相互尊敬、互通往來,關係倒也融洽。其他六寨分別是單堂雲、張成、於天笑、劉作平、郝廣洋和貝海明,他們每個人手下都有數千弟兄。雲唐山上的土匪有的是日子過不下去的百姓,有的是戰敗逃亡的士兵,總之都是為了糊口。

雖說平日裏雲唐山上的好漢為了糊口也下山搶糧,但是他們從來不傷人性命,從來不搶占婦女。趙九州聽說了柳葉王的所作所為勃然大怒,連夜派人請來其他六寨的頭領。眾人商量之後決定狠狠的教訓一下這幫混蛋,各山寨將所有人團結起來組成聯合軍,以趙九州為總頭領,發號施令。聯合軍總共三萬餘人,在趙九州的帶領下依托熟悉的地形與柳葉王大軍周旋遊鬥,令柳葉王是損兵折將、日夜不得安寧。最後被逼無奈柳葉王隻得撤離天寧城回到柳葉城,從此再也不敢再踏進天寧城。

而五馬城城主馬文府從不貪戀別的城池,隻圖自保。所以天寧城雖夾在這兩個諸侯中間卻也安樂太平,不!應該說正是因為夾在這兩個諸侯之間才得以保全,因為柳葉城和五馬城不知為天寧城擋掉了多少明槍暗箭。

山下的百姓感激雲唐山眾好漢的救命之恩,這兩年來,每年豐收之後扣除自己的口糧外,將剩下的糧食收集起來一起送到雲唐山上。這樣一來百姓和土匪都相安無事,共享太平。這其實也是分工合作,土匪們保護百姓的安全,百姓們保障土匪的生計。

------題外話------

兄弟處女之作,望各位斧正!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