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對錯異位(1 / 2)

“招商啊,還能幹嗎?”孟謹行不解地回道。

“今一大早,所有的常委都收到一封匿名舉報信,內容是你們在雁蕩接受客商的安排喝花酒。”荀誌剛壓著聲音急急地。

孟謹行哆嗦了一下問:“有具體指向嗎?”

“有!”荀誌剛道,“裏麵還夾著照片,像是在唱歌的包廂,拍得雖然有些模糊,但有幾個人還是能看得很清楚。”

孟謹行回憶雁蕩幾的行程,隻有他與同學去吃夜排檔那晚,其他人是去唱歌的。

無論事情真假如何,他都為自己不會出現在照片中而覺得慶幸。

但是,這種慶幸並沒讓他有多輕鬆。

荀誌剛很快就指出,所有照片合在一起會發現,有幾個人始終沒出現,他問孟謹行,是不是包括孟謹行在內,當時有些人並沒有參加這個活動?

那晚沒有去的人並不多,除了翁燦輝、徐非凡和他之外,高長明和鄺陽在自己房間接待雁蕩市委秘書長,他們五個因此成為少數沒去的人。

荀誌剛得到孟謹行的肯定答複後,沉默了很久,才吐出一句:“投匿名信的人,玩得也太大了點,這種方式舉報一個人會很管用,舉報一群人,純粹是找死啊!”

孟謹行聽著電話裏“嘟嘟嘟”的忙音,心情頓覺灰暗。

荀誌剛最後這句話,顯然意有所指。

很快,鍾敏秀的電話也打了過來,“你在雁蕩沒去唱歌吧?”

“沒有。”

鍾敏秀長出一口氣道:“還好。”但她馬上又,“市領導也都收到了匿名信,大家都在猜測省裏不知會不會也收到,這件事的影響麵估計不會!”

“上麵都有些什麼反應?”孟謹行問。

“肖老大一早就召集常委開會,征求意見,看是不是上報市委。”她歎口氣,“結果會沒開完,何淼就接到馮海洋的電話,要他按馮海洋給的名單,找這些幹部談話,主要了解在雁蕩考察期間的言行。”

孟謹行暗想,馮海洋的這個名單,肯定和照片中涉及的人員有關。

果然,鍾敏秀立刻就證實了這點,並:“……肖老大的建議是,無論有沒有參與當晚的活動,凡是考察團成員,紀委都應該把人請來問話,全麵了解事情真相。”

鍾敏秀至此,頓了一下問:“你那晚為什麼沒去?”

“在賓館大堂碰到燕大的校友,一起去了夜排檔。”他。

“這樣啊……”她沉吟著拖長了音調,“謹行,這事其實對誰都不利!你雖然沒參與,但這次去雁蕩是你牽頭的,安排當晚活動的雁蕩商會中的人,又大都與你相熟,大家有事偏偏你沒事……”

孟謹行內心感歎!

人有的時候就是這麼奇怪,明明一件錯的事情放在那裏,所有人不是把目光盯著“錯誤”本身,反而卻熱衷於關注“正確的那部分”為什麼沒有納入“錯誤”,甚至是不是“這部分正確”就是製造“錯誤”的原因?

孟謹行理解這種思維的出現是因為他非常巧合地遇到了同學,從而非常幸運地避開了一場政治風險,在大多數不幸中招的人眼裏,很自然會因為種種巧合,把他跟那個匿名人劃起等號。

當所有人把這個舉報人與某個特定對象劃上等號後,那就意味著這個特定對象成了那些被舉報人的公敵。

而紀檢調查是不具有為這樣的特定對象證明事實的義務的。

想到這裏,孟謹行突然覺得有點可笑。舉報人、沒有犯錯的特定對象,本來都應該是被表揚的個體,但在一種怪圈思維之下,舉報人因為怕報複而不敢實名,特定對象則因為匿名舉報成了假想的舉報人,陷入犯錯對象的集體憎恨。

所以,荀誌剛會舉報人“玩大了”,鍾敏秀會“對誰都不利”!

荀誌剛與鍾敏秀都算是與他極為接近的人,他們都會陷入這樣的想法,遑論他人?

孟謹行用指輕輕抓了抓眉心,對鍾敏秀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我但求凡事無愧於心吧!”

他先掛了電話,解釋不清的事情,就沒必要再lang費心神。

包龍下午領著一組人過來,先與孟謹行碰了頭,要求馬上與參與雁蕩考察的工作人員分別談話。

孟謹行立刻讓局紀檢組的人安排談話名單和順序,從他開始,所有參與此次考察的人員,一個個被叫進會議室分別談話。

和孟謹行預料的一樣,監察局的人並不關心他沒去唱歌的具體原因,隻是問明證明他去向的人和聯係方式,了解他對那晚的娛樂活動是否知情後,談話就算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