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歸零之後談學習? (2)(1 / 3)

第二章第3節 歸零之後談學習 (2)

5學會讀無字之書

中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曾主張重視“讀世間這一部活書”——讀“無字之書”。魯迅少年時

代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農村度過的,而且也樂於與農村少年為友,喜歡到農村看社戲,所以

他從農村汲取營養,創作出了

《故鄉》、《社戲》等短篇小說的生活素材都是在那時積累的。

魯迅一生針砭時弊,寫了許多雜文。如果魯迅不注意讀社會現實這部“無字之書”,隻知閉

門做學問,他又怎麼會從中看出“世人的真麵目”,怎麼會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用

他手中那支強而有力、潑辣而又幽默的筆,畫出黑暗勢力的醜陋麵目”呢?

著名的曆史學家張舜微對“無字之書”的重要性也深有體會:“除書本外,還應多讀‘無字

之書’,以擴大求知領域。”張老早年讀《說文》時,其中有句“秋種厚埋,故謂之麥”。

開始時,他並不怎麼理解此句,後來,他親眼看到秋冬之季種麥,都是先用鋤深深地把土挖

出,然後將種子放下,再蓋上厚厚的土。人稱“挖麥子”,這種挖麥子與其他的穀類種植方

法不太相同。通過這件事,張老總算體會到了書中所謂“厚埋”的真正含義了。

高爾基曾這樣說道:“這個警察比我的那些教師們更透徹、更明白地為我講明了當時的國家

機構。”高爾基從“社會大學”中讀“無字書”所獲得的一切,為他日後所創作的“有字之

書”提供了無限的源泉。這在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之中均有體現。

通過讀“無字之書”獲益匪淺的成功者還有許多:

托爾斯泰在基輔公路上散步時,每當他遇到熟識或者不熟識的農民,就主動與他們進行攀談

,並時時在小本子上記下有用的東西,因此,托爾斯泰把這條公路稱作他的“大學”。

達爾文對在劍橋大學所學的專業“神學”毫無興趣。於是,他除了聽生物課以外,還參加科

學考察的活動,向社會上的教師、農夫、工人學習。

達爾文說:“我認為,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在自學中得來的。”

雖然,達爾文同時上了兩所大學,但是,“社會大學”給他的知識要比劍橋大學給他的知識

更多。

當然,要想讀好“無字之書”,就必須腳踏實地,有深入調查及求實的精神。這種精神,不

但可以幫你糾正“有字之書”之中的錯誤、掌握真正的知識,而且能達到“學以致用”,賜

予你新的知識。

又如:年僅25歲的伽利略因善於讀“無字之書”——通過進行試驗——把亞裏士多德關於物

體降落的速度是依物體本身的輕重決定的錯誤理論推翻了。而在當時學者的心目中,除了上

帝,隻有亞裏士多德永遠是對的。

要想讀好“無字之書”,必須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紅樓夢》的第三回描寫了黛玉初到

賈府的情形,“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於是便“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也因此觀察到了

賈府很多“與別家不同”的地方。

所以說,能讀懂“無字之書”者不簡單。正因為“無字”,所以不為人注意,甚至明擺著,

人們也因為司空見慣,而不能從中獲得任何“知識”。所以,讀“無字之書”,必須別具慧

眼,“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上,有很多科學上的發明、藝術上的創造、科學真理的發現,往往是由

於“有心人”受到實際生活中某些事例的啟示,引發了某些聯想,進而對其進行深入的鑽

研,最後才得以揭開奧秘。

譬如,著名京劇藝術家蓋叫天就曾經從石獅子的雄偉體態中受到了啟發,繼而琢磨,之後提

煉出了舞台上既矯健又英武的身段;他從香煙的嫋嫋飄動中,產生藝術的聯想,並演化出了

嫵媚的舞姿。

因此,將心態歸零,拋棄對社會、對生活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仔細觀察身邊的社會,做生

中的“有心人”。隻有“有心人”才能讀懂“無字之書”,才能從中獲得無限的“珍寶”。

隻有那些有心人

,才能以敏銳的洞察力,在平凡之中見其奇特之處,並對其加以捕捉,觸類旁通,窺知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