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同行和社會稱讚的前輩,都是因為在委以重任時,表現優異。正是由於他們的領導,
司才有現在的發展,他們都是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地進修,不斷地
磨煉
自己,認真學習工作要領。當他們被委以重任時,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帶來出色的成
果。”
是的,這一點永遠都是正確的。又如藝術界的名演員,都是很有天賦的人,但他們仍會分秒
必爭
地為提高自己演技而認真學習。如果報紙上的影評、劇評指責他的缺點的話,他會一夜不眠
地思索自己的缺點,這樣我們才能欣賞到完美的表演。對一個公司的員工來說,平時認真地
磨煉和努力是一樣的道理。缺少不斷的努力和磨煉,絕對不能培養自己的信心和實力來擔任
成大事者的工作。
隻有時常激勵自己,不斷努力,保持歸零的心態,時刻鞭策自己不斷學習新知識,每天有新
的收獲,才能有能力去追求成功、獲得成功。
7終身學習
從前有一個人,從一個生性懶惰、揮霍無度的人手裏買到了一塊田地。等到成交時已經是
5月底了。以前那個懶惰的地主,在早春時分,不曾下種、不曾耕耘。許多鄰近的人都去告
這位新地主,說春天已過,除了種些蔬菜以外,不要再種別的東西,現在已經太遲了。但是
這個新
地主是很有頭腦、很能幹的人;他種下了些生長得為時較晚的穀類種子,並且得到了很豐
盛的收獲——一次超過其他鄰居所得的收獲。這類事情的發生,不僅僅限於耕田;在事業的
各方麵,都有類似的現象。
假使你真有歸零的心態,你也應當記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每天所遇見的每個人,
能增益你的知識。假使你遇見的是一個印刷匠,他能教你許多印刷的技術;一個泥水匠,
告訴你建築方麵的技巧;一個普通的農夫,有他做人、做事的經驗,你能從他身上了解到許
多人情世故。
盡力從每一處可能的地方努力攝取知識,這是使人知識廣博的惟一途徑。廣博的知識,可
以使人們胸襟廣闊、開通,不至於狹隘、鄙陋。這樣的人能夠從多方麵去接觸人生、領會
人生;這樣的人大都是饒有趣味的人,因為他們有著多方麵的知識和經驗。
一般不曾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往往有過於看重大學教育的趨向。一般因家境困難,或身體殘
疾,而無緣進入大學的人,總以為他們是遭受了一種不可複得的損失,以為在他們的一生中
是一個永遠不可補救的缺陷。但就事實而論,世間最有學問、最有知識、最有效率的人
往往是那些從未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甚至是那些連中學也沒有跨進過的人。
有一個青年,他連小學教育都沒有完全接受。然而,因為他後來勤奮學習了許多曆史傳記的
籍,所以竟成了一個曆史專家,遇見他的人都稱讚他的學問。他讀書很多,所以他的英文也
分好,雖然他對於文法上呆板的規律不大理會,但是他廣讀一些名家之作,熟知用詞選句的
方法,所以他的作品具有一種迷人的風格。
不幸的是,許多成年人總以為人一過了那感受性最強的青年時期,就成強弩之末,再受教育
已是太遲了。
世間最可敬的就是那些仍然孜孜好學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他們繼續積累知識,利用全部的空
閑時間,全神貫注地攝取知識,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充實的人。
教育的意義十分廣泛,我們可以避免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課程。對於某些課目,成年人的學
習力要比學生的學習力強得多,因為他有更多的經驗、更成熟的見解、更正確的判斷力。
有許多人在學校的時候,成績平凡,但畢業後繼續自修,往往有驚人的表現,理由也就在此
。
更進一步說,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時期。世界就是我們的大學,我們所遇見的人、所接觸
的事物、所得到的經驗,都是這所大學中的教師。隻要我們時時將心態歸零,每一分鍾都
可以攝取許多知識,並將那些零碎的知識整理、組織起來,為我們未來的成功奠定堅實的知
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