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走進“春風樓”,掌櫃連忙走過來,點頭哈腰地笑著對文宣王說道:“王爺大駕光臨,小店真是蓬蓽生輝,快快請進。”掌櫃親自帶領他們經過熱鬧非凡座無虛席的大廳,沿著樓梯走上二樓的雅間。
眾人走進雅間後,文宣王首先落座,他對李政君招招手,說道:“君兒,坐爹爹身邊來。”
李政君隻好依言坐在文宣王的左側,而冬雪站在李政君的背後,眼角餘光時不時偷窺著元穎。
浣娘眼中有什麼一閃而過,她拉了元穎的手分別坐在文宣王的身邊,而她的兩個貼身丫環蓮香和翠兒站在身後。落坐後,浣娘抬頭對站在文宣王身後的張統領說道:“張統領,麻煩你叫玉郎上來,這一個多月來他盡心盡力地服侍王爺,理應和我們同桌用膳。”
張統領聞言,低頭問文宣王:“王爺?”
文宣王此時的心思放在李政君身上,見她神情自若地端坐著,靜若處子,不由心裏如有貓爪撓一樣,癢癢的,對於張統領的問話,恍若未聞。
“王爺?”張統領隻好又再提高一點聲音問道。
“好,好。”文宣王像被人從夢中喚醒,嘴裏隨口答應著。
張統領連忙走了出去,心裏嘀咕道:“王妃不知是悶葫蘆裏賣什麼藥,世子一直和玉郎不對盤,這種場合,也是避免坐一起吧。”但是,他很快地走到旁邊的雅間,推開房門,見到正是那十四個男寵圍坐了一桌,你一言我一語地交談著,其中就有玉郎靜坐其中。
“玉郎,王爺和王妃叫你作陪。”張統領對玉郎說道。
全場一靜。
玉郎緩緩站起來,麵上神色淡然。而其他男子不由都投向他羨慕的眼神。
玉郎跟隨著張統領走進隔壁的雅間。
浣娘看見他走進來,熱絡地說道:“玉郎,過來陪王爺進膳,你深知王爺口味,待會兒可要挾多一些菜給王爺呀。”她一邊說著,一邊雙眼望去文宣王,接著,若有若無地瞟了幾眼李政君。
李政君察覺浣娘的眼神似帶了鋒芒,她略一思索,心中已明了,當下笑笑對文宣王說道:“爹爹,你的口味女兒還不清楚,讓玉郎坐你身邊,這樣吃起來更有滋味。”一邊說著,一邊就站了起來。
眾目睽睽之下,文宣王自然不會去拉住李政君,他看了一眼玉郎,點點頭說道:“玉郎,那你坐在本王的身邊吧。”
玉郎依言坐在文宣王的身邊,而李政君則坐到了玉郎身邊。
待坐下來後,李政君就聞到玉郎身上散發出淡淡的味道,似麝非麝,聞之令人陶醉。李政君不由自主深吸一口氣,卻突然看見坐在對麵的元穎雙眼似含了深意地看著她,鳳眼微微朝上斜飛,黑眸寶光燿燿,又若秋潭深邃,她不由心跳一下加快,連忙低下頭來。
不多時,菜肴陸續送上來。小二一邊上菜,一邊說出菜肴的名稱:牡丹鱖魚、八寶雞腿、草菇花籃、鬆子板蝦、橄欖豆腐、金鳳魚皮、佛手長鱔魚、八寶蘑菇球等二十道菜。真是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那一桌子都是山珍海味,色香味俱全,果然不負盛名。
玉郎夾了一塊雁翅放文宣王瓷碗裏,一邊說道:“王爺,用膳也是一個境界,有詩雲: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這個雁翅肉質鮮滑,吃下令人回味無窮,而吃了後您就會聯想到天高海闊雁飛過的妙處了。”他的聲音柔糜魅惑,如玄音妙樂般令人心弦為之動。
文宣王聞言“哈哈”大笑,注視著玉郎說道:“玉郎,你真真是妙人兒。”他挾起雁翅,放進嘴時滋滋有味地咀嚼起來。
浣娘這時笑著說道:“玉郎那嘴兒最是會說話了,他在的話王爺也吃得多一些,來,大家起筷吧。”她挾了一塊雞腿放在元穎瓷碗裏,笑吟吟地說道:“阿穎,額娘不在的日子,你肯定沒有照顧好自己了,你看你,下巴都尖了。”
李政君看著這一家人樂也融融的樣子,不由想起義父來,傷感地想道:“義父膝下隻有我,而現在他不知我音訊,令他老人家十分地擔憂吧。”這樣想著,對著滿桌的佳肴,竟有點吃不知味。
隻見文宣王和玉郎兩人有說有笑地,一邊吃一邊研究一些詩詞和佛謁。而浣娘和元穎兩個母子情深,你挾一筷菜給我,我又一筷菜給你,溫馨無限。隻有李政君獨自一個人心不在焉地吃著。
終於,眾人吃飽了。
文宣王和玉郎談興正濃,浣娘善解人意地讓他們兩人一齊坐那六人抬肩輿,自己拉了李政君坐了新雇的一座四人抬轎子,而元穎騎馬跟隨在側,連同眾多在其他雅間用完膳的舞女男寵以及奴仆諸人一齊返回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