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1章 匆匆半年(1 / 2)

四人開始論道後,一道禁製便將涼亭包裹,以免被某些人竊聽。 直至,三日後。 文昌,陳蓉,殷水,盡皆都說了些許他們對修行的感悟。 江庭的收獲有一些,不過,不是太大……可能是因為人性話題太過沉重,江庭的心緒還沒能恢複。 也可能是他之前的明悟讓瓶頸消失,失去瓶頸作為定位,無法接觸瓶頸之下,所以,哪怕有提升,也無法察覺到其中具體? 具體為何,江庭暫時不確定,不過,他沒有太過在意。 反正,能確定有好處便可以了。 而文昌和陳蓉三人,將視線盡數看向江庭……論道論道,互相印證才叫論道。 她們三人的感悟已言,接下來,該江庭了。 察覺到三人的視線。 江庭沉吟一會,輕語:“傅某的道,卻是和諸位不同……在傅某人看來,傅某之道,似水,如風,不動微風撩人,動輒,海嘯狂風。” 感悟之道,其中自是玄之又玄無法言明,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可若要論道……那麼,便隻能,以事物便形容。 而以事物形容,諸人是否能感悟,感悟到的又是什麼卻不一定…… 或許,論道之時,述說者所想表示的,和其他人所感悟的,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卻因為其中隻可意會的玄妙……互相印證,互相進步。 哪怕沒有進步,也能通過論道,拓寬見聞,視野。 總之,隻要誠心論道,那麼沒有收獲,也不會有壞處…… 這便是,論道的魅力所在。 文昌第一個發問:“水利萬物卻不爭?” “非不爭,隻是,若無利益為驅動,則,不必去爭。” 頓了頓,江庭笑道:“就如三日前,文道友邀請之時,傅某正在看一場比武招親……” 述說完過程後,江庭又微微搖頭:“當時,那凡人漢子對我出手,對傅某而言,傅某當時是為看戲,若傅某反擊,豈不是便壞了心情?既如此,當時,於傅某看來,傅某便如浩瀚大海,那漢子便如同海中孤舟,而那孤舟,當時卻有著傅某想要看的事物。” 頓了頓,江庭笑意更甚:“既如此,傅某這汪洋之海,又何必和區區孤舟計較,風平浪靜,繼續看著那孤舟,豈不是正好……” 陳蓉卻是搖頭:“可,當時道友卻是丟了顏麵,為區區凡人所冒犯,如此……” “非也。” 不等回答,江庭又開口:“水,平靜或波濤,不同的環境體現當不同,當時,傅某的環境便是,想要看一場好戲,而那好戲,便是其中之利……” 逐漸的,文昌和殷水呀加入辯論的論道之中,各抒己見。 又因為江庭的見聞著實太過……故而,僅僅一個時辰不到的功夫,三人便無法可說。 嗯,換一個方麵來看,所謂的論道,無外乎便是將道寄托在事物之中的一場,辯論。 收獲不定,立場難言的辯論。 無話可說後。 文昌感歎道:“道友對道友所堅持之道的理解,我們三人,遠遠不及啊。” …………………… 時光如流水。 一眨眼,半載時光,悄然過去。 斬風城,的確是一個,遊曆之時必不可不至的城池。 江庭本來以為,哪怕斬風城熱鬧,他最多也就停留半月到一月……可事實上,他在斬風城停留了半載,卻,依然意猶未盡。 論道之中,他的修為進展如何難以感知,不過,對第二層靈禁,卻是越發的明白……也因此,江庭以金丹的修為作為倚仗,在城池中購買了一些材料進行煉丹,轉手賣出去,賺取了不少靈石。 不過那些靈石,他並未積攢著,而是,轉而購買了其他的礦石類材料……等到明白第二層靈禁後,煉製為法寶進行練習靈禁。 甚至因為時間安排得頗為緊湊,半年前江庭就已經破了人境中期的瓶頸,他卻,遲遲沒時間閉關一舉突破。 若是不出意外,或許他會在斬風城繼續停留一個半年,甚至是好幾個半年。 某日。 斬風城外圍,一個好幾條街道彙聚的寬闊場地。 場地中,有一顆三人環抱的大樹……嗯,在野外,三人環抱的大樹並不稀少,不過在這斬風城,卻很少。 樹蔭之下。 幾個老人聚在一起,正在下棋……棋盤棋子,黑白分明…….幾個老人的周圍,還有一些喜歡下棋的凡人正在圍觀。 兩男兩女。 許久後。 一滿頭銀發的老人手持黑子落於棋盤:“傅兄,我這一子,如何?” 那一子落,白子隱隱被圍,看起來,即將被黑子圍殺。 正在對弈的另一個老人,食指和中指夾著一枚白色棋子,眼眸露出思索。 很快的,麵容露出三分笑意:“絕處逢生,文昌兄,你大意了。” 此間四人,自然不可能當真是老人……若有金丹境的強者在這裏,必定能發現,四個老人,其實年紀都不大,蒼老模樣隻是幻化罷了。 四人,自然是江庭和文昌等金丹境修仙者。 白子落到棋盤某個滿是大部分都是黑子的區域……也因為那白子的落下,那一區域的白子,隱隱相連。 凡人的眼裏,棋子沒什麼變化。 可是在對弈的兩個老人眼裏……棋盤之中卻是風雲變幻……特別是,隨著那白子落下,棋盤之中,諸多白子化為白色巨人,天空雷霆閃耀,一時之間,竟然擊碎了無數的黑子。 換成凡人的視線,則是黑子被收走,不顯分毫奇異。 瞧見棋盤變幻,文昌眼眸一眯開始思索,夾著的黑子,遲遲無法落下。 “我說,這兩個老頭怎麼回事啊,有時候棋藝高得嚇人,有時候又廢得令人不解。” “是啊,要我說,那黑子往三七之處一點,白子大龍被斷,當成死局。” “不一定啊,要我看,白子往右上角下手之處一落,黑子也沒了生機,他們怎麼就瞧不見呢……” 圍觀的諸人,議論紛紛……聲音雖然不大,不過,卻瞞不過江庭和文昌的雙耳。 然而,兩人卻並未理會。 他們,下的是棋,也,不是棋。 將自身感悟彙聚於棋盤,對弈即是論道……似棋非棋,自然不能以尋常的下棋之法進行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