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諸皇子議招祿東讚(2 / 3)

“恩,你這麼一,我就放心了!這事先放在一邊,還有老三娘親的事,咱們得盡快解決了,老人家現在總也聽不到兒子的聲音,疑心越來越重,張羅著要見兒子,我已經快攔不住了,得趕緊找出一個跟老三口音相似的人出來,哪怕叫他過來喊一聲娘也成啊!”

“對呀!這幾日咱們淨忙著對付祿東讚了,把這事給忘了!”

他們正談論著,忽聽院中一聲高叫,“旨意到!吳王李恪、平涼侯張七接旨!”

李恪和張七對視了一眼,慌忙起身,整理衣服,趕到院中,跪拜,“臣李恪、張七接旨!”

“傳皇上口諭,宣李恪、張七即刻入宮見駕,朕有要事相商。欽此!”

“臣等遵旨!”

李恪和張七領了旨意,各自換好朝服,隨太監進宮。

進了太極殿,張七再一看,謔,今可真是人頭齊整,諸皇子、王公大臣一個個神情嚴肅,都在殿前侍立。

他心中納悶:“哎呦嗬!這也不是大朝的日子,怎麼來了這麼多人?莫非皇上有極重要的事情要宣布?還是豎著耳朵聽著吧!”

須臾,李世民駕到,坐上龍椅,對群臣道:“諸位愛卿,你們現在一定都在疑惑,為何朕會突然把你們都召進宮來呢?其實,朕近日確實遇到了一個難題,想要諸位愛卿替朕分憂啊!

你們也知道,吐蕃婚使祿東讚已接連通過朕的五道測試了,此人膽大心細,很有才學,朕甚愛之,想把他招攬到咱們大唐來,望諸位愛卿群策群力,為朕想一個好辦法呀!”

長孫無忌出班道:“皇上,此事簡單至極,俗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咱們大唐繁榮昌盛,物阜民豐,強吐蕃百倍,皇上知人善任,禮賢下士,下有才之士無不以為皇上效命為榮,想必那祿東讚也不例外。皇上隻需下旨恩賞於他,再給他一個官做,他自會感恩戴德,為皇上效死的!”

“唉!若能如此,朕還叫你們來做什麼?昨日朕就封祿東讚為右衛大將軍了,還想把琅琊長公主的外孫女嫁給他,讓他留在長安,可他執意不從,他他在吐蕃已有妻子,糟糠之妻不下堂,他不能為了榮華富貴而背叛妻子,還他家讚普還沒有娶到公主,他的使命還沒有完成,他作為臣下怎能先行娶妻呢。一番話把朕得啞口無言,隻得作罷呀!”

太子李承乾氣衝衝道:“父皇,這個祿東讚也太猖狂了,這麼不識抬舉,您還理他作甚?依我看,您給他安個頂撞聖駕罪名,把他打發回去得了!”

“住口!這等忠臣難能可貴,他越是這樣,朕就越欣賞他,你作為太子,不懂得尊重人才,他日如何能治理好下?”

“呃,父皇息怒,兒臣隻是覺得他冒犯了父皇……”

“夠了!你不要再了!”

李承乾嚇得一縮脖,知道自己又杵了父皇的肺管子了,不敢再言語了。

魏王李泰趁機道:“父皇,兒臣以為招攬祿東讚這樣的聰明人,絕不能等閑視之,草率行事,必須要對症下藥,詳細了解他的身世背景,處事風格和個人喜好,而後再根據情況施以恩德,凡事急他之所急,想他之所想,久而久之,即便他的心是銅打鐵鑄的,也會逐漸被父皇的誠意所感化呀!所謂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父皇乃是一代明君,恩德播於海內,普之下的名士無不仰望,相信祿東讚也早晚會效命於父皇的麾下的!”

“好,得好!泰兒所言甚合朕心哪!太子,你聽聽!聽聽你四弟是怎麼的!”

李承乾的臉憋得通紅,半也沒出一句話來。

李泰連忙解釋:“父皇,兒臣隻是想幫您出謀劃策而已,絕沒有冒犯太子哥的意思,還請父皇明察啊!”

“好了,泰兒,你的心意朕已經知道了,太子要是有你一半聰明乖巧,朕也不會這般操心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