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章 豬一樣的生活(2 / 3)

柱子這幾天也來找過他,但一直沒道歉,他家裏也沒人來過,似乎在他們看來,骨頭裂了這種小事,沒必要放在心上,讓華明很是哭笑不得。

與此同時,令他更加奇怪的是,他這幾天滿村的晃蕩,竟然沒人管他,既沒人管他吃喝,也沒人讓他幹活,好像他整天這麼晃蕩就挺好,就挺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

好在華明也不指望別人養活自己,因為他隨便打聽了一下就明白了,這裏雖然窮,但吃喝東西還真不用發愁。

渴了,有河水,彎腰就喝了,這裏水質極好,不但幹淨,而且甘甜凜冽,比華明喝過的礦泉水都強多了。

餓了,附近山腳裏長滿了之前他吃過的像是紅薯一樣的東西,大家管這東西叫山肉,意思是說山裏長出的肉。

這東西不用人種,據說山裏更多,反正全村總共也才五十來口人,再能吃也吃不完。

吃喝不愁,又沒啥別的追求,人們生活就非常慵懶,或者說是懶惰,不勞而獲雖不至於,但頂多就是走幾步路,把山肉挖回家洗洗就是了。

在華明看來,比起前世那些整日勞作,不但要擔心氣候,病蟲害,還要操心稅收,天災人禍等等鬧心事兒的華夏農民,這裏的人實在是幸福得有點離譜了。

這種生活讓華明想起了世外桃源,認真說起來,比起陶淵明筆下的桃源之地,這裏更像是人間天堂。

那桃源中人還要種田養雞等等勞作,可這裏的人啥都不用幹,整天混吃等死就行了,這是何等奢靡的日子啊。

村裏人幹的最多的事兒,除了懶洋洋的曬太陽,再不就是一幫人圍在村口的幾棵老村下聊天打屁,天一黑,就各回各家,有媳婦的抱著媳婦進行造人大業,沒媳婦的,就蒙頭大睡。

突然來到生活節奏這麼慢,而且可以說毫無壓力的一個環境裏,對於習慣了都市快節奏高壓力生活的華明來說,一時之間還真有點不適應。

村裏男丁不多,青壯隻有九人,這裏的青壯,指的是十五歲以上,三十歲以下。

沒到十五歲,都算孩子,過了三十,老得就非常快了。

令華明驚訝是,生活這麼安逸,這裏人的壽命反而相對要短一些,甚至活到六十歲的人都很少,拿溝子村來講,整個村子年紀過六十的,竟然僅有高老頭兒一人。

華明剛開始還有些不解,畢竟這裏人天生體質就好,再加上吃喝不愁,又沒什麼生活壓力,按說人人長壽不可能,可多數長壽絕對不算多大問題。

不過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他開始慢慢適應這裏的同時,也漸漸明白過來了,十有八九,問題還是出在人們的生活習慣上。

單論體質,這裏人比他原來世界上的人要強得多,別人不說,就柱子這麼個半大孩子,無意中的失手就攥得他骨裂,換原來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做到?

不過體質雖強,但人們的生活習慣實在是……太不講究了。

比如說飲食方麵,整天要麼山肉,要麼就是一些野果,雖說青壯偶爾也上山打點獵物,可他們實在太懶了,一年出獵次數絕對不會超過三回,就這,每次打到的獵物也沒多少,頂多夠村裏吃上三兩天就完了。

總吃山肉,不吃蛋,不吃魚,甚至連蔬菜都很少吃,肉食更是一年兩三次……

這樣下來,營養自然不夠均衡,影響身體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