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1 / 3)

炒股獲利最大,但風險最高;儲蓄風險最小,但獲利很少。把股票和儲蓄的優勢集中在一起取長補短,就形成了基金的優勢:投入小,收益大;基金由專業的基金經理人管理,省心省事,經營可靠。因而,基金是一種相對穩定、風險較低而又最省心、回報率較高的投資方式,是理財的首選。養隻基金好下蛋!

基金的含義和分類

1.什麼是基金

基金就是證券投資基金,是通過彙集眾多投資者的資金,交給銀行保管,由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負責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等證券,以實現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種投資工具。也就是說,基金也是一種理財工具,一種幫助我們資產增值的方式。和直接投資股票不同的是,投資股票是你自己直接用投入去獲取收益,而基金是你把錢交給銀行或其他基金管理機構,讓這些基金管理機構去給你投資並獲取收益。打個比方,如果以前你是自己種地,那麼現在你有一個幫手幫你去種地了,而你要做的隻有選哪個幫手幫你去種而已。

一言以蔽之,基金是指以發售基金份額的形式,將所有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形成獨立資產,以投資組合的方法進行證券投資,是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基金托管人托管的,一種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投資方式。基金投資人在享受證券投資收益的同時也承擔著投資虧損產生的風險。

2.基金的分類

基金按照不同的種類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以贖回或增加,可以將基金分為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兩種。

封閉式基金是指基金的規模在發行前已確定,在發行後的規定期限內固定不變的投資基金,屬於信托基金。從我國封閉式基金運行的情況來看,無論狀況如何變化,我國封閉式基金的交易價格走勢也始終保持先溢價、後折價的價格波動規律。

開放式基金在國外又稱共同基金,是指設立基金後,投資者可以隨時贖回或申購基金單位,基金規模不固定的投資。

與封閉式基金相比,開放式基金具有更多的優點。在櫃台上買賣和風險相對比較小、不限製發行數量、買賣價格以資產淨值為準,這些特點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合適的投資方式。

(2)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

債券基金是指專門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它通過集中眾多投資者的資金,對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尋求較為穩定的收益。債券基金具有收益低、風險低、費用低、注重當期收益、收益比較穩定等優點,這種投資方式適合不願過多冒險,又謀求當期收益較穩定的投資者。

股票基金是投資基金的主要種類,顧名思義,是以股票為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與投資者直接投資於股票市場相比,投資費用較低,風險較小。除此之外,股票基金還具有變現性高、流動性強的特點。

貨幣市場基金是投資於貨幣市場上短期有價證券的一種基金。貨幣市場基金資本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轉讓基金單位,不受日期的限製。

(3)根據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的不同,可分為平衡型資金、成長型投資基金、收入型投資基金。

平衡型基金是指以獲得當期收入和追求基金資產長期增值為投資目標,以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和贏利性,把資金分散投資於債券和股票的基金。

成長型投資基金是指以追求資本的長期成長作為其投資目的的投資基金,此類基金一般很少分紅,經常將投資所得的紅利、股息和贏利進行再投資,以實現資本增值。

收入型基金是能為投資者帶來高水平當期收入的投資基金。收入型基金一般把所得的紅利、利息都分配給投資者。這類基金雖然成長性較弱,但風險相應也較低,適合保守的投資者。

(4)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投資基金還可分為契約型投資基金和公司型投資基金兩種。

契約型投資基金也稱信托投資基金,是基金發起人依據與基金托管人、基金管理人訂立的基金契約,發行基金單位組建的投資基金。

公司型投資基金是由具有共同投資目標的眾多投資者,組成以贏利為目的的股份製投資公司,並將資產投資於特定對象的投資基金。

我國現在證券投資基金設立均以契約型基金設立。

投資基金入門知識

1.如何購買基金

20幾歲的你如果決定投資基金了,那麼就帶上要購買的基金托管銀行的借記卡,有效身份證件(身份證或者軍人證之類的有效證件)。攜帶好準備資料到銀行的櫃台網點填寫基金業務申請表格,填寫完畢後領取業務回執,個人投資者還要領取基金交易卡,在辦理基金業務兩天以後可以到櫃台領取業務確認書。在領取了業務確認書後,便可以從事基金的購買和贖回。

在完成開戶準備之後,我們就可以自行選擇時機購買基金。個人投資者可以帶上代理行的借記卡和基金交易卡,到代銷的網點櫃台填寫基金交易申請表格(機構投資者則要加蓋預留印鑒),必須在購買當天的15:00以前提交申請,由櫃台受理,並領取基金業務回執。在辦理基金業務兩天之後,投資者可以到櫃台打印業務確認書。

選好合適的基金產品後,便可以購買了。你可以自由選擇券商的代銷、銀行櫃台交易與基金網上交易三個購買渠道。

(1)券商代銷——免開戶麻煩

投資者如果有股票賬戶,可通過在證券公司的證券交易賬戶和資金賬戶進行基金投資,這裏的品種多,特別是大型券商銀河、華夏、國泰等證券公司幾乎代銷所有品種的基金,像個“基金超市”,無需另外開設專門賬戶。

(2)銀行櫃台交易——適合尋求穩定的保守型投資者。

如果說證券公司是一個大的“基金超市”,那麼銀行就是一個小的“基金超市”。各大銀行都會代理發行多種基金產品,它們依托散戶客源廣泛和網點眾多的優勢,成為了大眾購買基金的一大中心。但在銀行購買基金無法享受到費率的優惠和方便快捷的數據查詢服務,因此,它更適合尋求穩定的保守型投資者。

(3)基金網上交易——費率低,方便,快捷

首先需要攜帶身份證件到基金公司所要求的銀行申請銀行卡。大多數開通網上基金交易的基金公司,會要求指定銀行的銀行卡賬號開戶。使用基金公司指定銀行的銀行卡交易認(申)購基金,無須支付轉賬費用。

2.如何贖回基金

當投資者有意對手中的基金進行贖回,則可以攜帶開戶行的借記卡和基金交易卡,在下午3點之前填寫並提交交易申請單,在櫃麵受理後,投資者可以在5天後查詢贖回資金到賬情況。

3.如何撤回基金

交易投資者如果需要撤銷交易,則可以在交易當天的下午3點之前,攜帶基金交易卡和銀行借記卡,在櫃麵填寫交易申請表格,注明撤銷交易。如果在3點以後,部分銀行則可以按照當天牌價進行預約交易,於第二個工作日進行交易。

4.基金盈利和虧損的計算

賺了,會按你買的股數、當天的單位淨值和贖回日期的淨值差給你相應的紅利。賠了,你同樣要以所購股數和淨值差分攤損失。

5.基金時期

一般分為認購期、運作期(封閉期)和申購期三個階段。剛開始的時候是認購期,一般是半個月左右,在這半個月裏你隻能購買不能贖回(賣出),買入價一般是l元。然後進入運作期(封閉期),在這段時間裏基金公司拿你的錢去建倉,也可以說是一個準備期,一般不超過3個月。打開之後大部分基金會有所漲幅,也有部分會回落至0.9元或者更低,這個時候不要以為你賠了,因為你的投資才剛剛開始。接下來進入申購期,此時你已經可以自由買賣了。

6.基金投資風險

風險是肯定會有的,因為有掙就會有賠,主要是看你所選的公司實力和營運狀況。但是客觀地說,基金投資是一項長期投資,不像炒股,賺錢賠錢都很容易。因為近半年以來股市看漲,而且良性循環,所以基本上沒有一隻基金是長期虧損的,前提是你投資至少半年以上。

7.其他問題

基金再投資:就是指已經分紅過後又重新回落的基金,這種基金回落後的價格一般和新發行的差不多,好處是免去了兩三個月的準備期,可以自由買賣;不利之處是這種基金往往要比新發行時的價格稍高一些,但不會高得太多。

分紅問題:價格回落的時候,利潤已經按照你買的股數和單位淨值差回報給你了,所以不用擔心在分紅後之前的贖回時期問題。比方說你花1元買了l萬股(1萬元),半年之後在單位淨值1.717的這天分紅後又回落到1塊,那麼去了O.017的手續費,你每股掙O.7元總共7000塊。這部分利潤,如果打算繼續投資會變為你的基金股數,如果贖回則會變現。

前後端收費,是在購買時便支付認(申)購費用,後端收費則是在購買時不支付認(申)購費,而等到贖回時才一次性付費。在實際投資中,很少有人在意前端和後端收費,銷售單位的工作人員也往往很少主動提示客戶選擇哪種收費方式,一般都會默認客戶是選擇前端收費。其實,投資者如果能根據自己的情況,科學選擇合適的購買方式,會節省投資成本,提高投資收益。

總而言之,基金不失為一種好的理財方式,但是一定要謹慎地選擇基金公司,而且不能盲從。總的來說,基金和股票相比,風險小,長期持有回報率較高。

理財怎樣選好基金

2007年10月16日,滬指創下曆史高點6124,此後,大盤一瀉千裏,股市起伏劇烈,股市的劇烈變化,給基金選股帶來很大的難度,從而也加大了各基金的分化。所以,在市場強烈震蕩的時期,選基成為關鍵。20幾歲的投資者可以將配置稍偏重貨幣、債券型基金,而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人可以參考一下基金的重倉股,選擇有潛力的好基金。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選基金是件難事,也是投資賺錢的關鍵。

20幾歲的人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基金?顯然要選擇過往業績好的。但是,什麼叫做好?如何判斷好與不好?往往難以明斷。

一隻基金的好壞在短時間內也是很難看出來的,隻有經過牛市、熊市的錘煉,10年以上都保持良好收益,才具有說服力。巴菲特之所以被稱為股神,是因為他在五十多年的時間裏年均收益率達27%;彼得-林奇所管理的先鋒基金,也是經曆近13年的積累,資產增長了27倍;索羅斯的量子基金是相對運作比較激進的,但其曆史業績在長達40年中一直保持優異……這些基金都是“長跑冠軍”。

中國基金業的曆史很年輕,自第一家基金公司——華夏基金公司於1998年成立以來,市場上已有58家基金公司,其中二十多家都是2004年以後成立的,尚未經曆過熊市的錘煉,因此其基金運作能力還有待證明。而開放式基金更是於2003年才出現,所謂的過往業績,3~5年的經曆沒有說服力。

將自家多年積攢的真金白銀悉數托付出去,就好像給自家如花似玉的乖女兒找個好人家一樣,一定要找個值得信賴的人。那麼,究竟選擇什麼樣的好呢?

首先,觀察公司背景與專家資曆。

女怕嫁錯郎,傳統婚姻講究門當戶對,說白了就是要調查一下對方的家底,看看對方的實力,目的是避免日後“貧賤夫妻百事哀”。對於大眾來說,在選擇基金之前,調查一下對方的背景和資曆,也是很正常的,但千萬不要陷入誤區。

其次,選出近三年績效前1/4的基金。

選擇基金同樣是一門大學問。專家一般會先看中長期績效來挑選基金。所謂的中長期績效,就是指近三年績效都在排名前1/4的基金。為什麼要看三年的績效?因為股市的一個景氣循環,差不多需要三年的時間,如果這檔基金在近三年的績效都能穩居前列,表示無論在任何景氣階段,基金都能提供相對穩健的收益。

有些投資人喜歡買績效第一名的基金,其實,第一名的基金往往得重押某些股票,績效雖然暫時居前,卻不代表年年都能獲得穩定的收益,投資基金,挑選居於前列而又績效穩定的基金,反而比較重要。

再次,規模適中就行。

就像選擇顧客較多的餐館吃飯一樣,有的投資者認為,基金公司管理的資產越多越好,因為這證明其投資能力強,受大眾歡迎。事實上,這是一種羊群效應下的主觀錯覺。

比如,南方基金和華夏基金總資產超過1000億元,嘉實的一隻基金即達四百多億元,這種情況到底是好是壞呢?專家認為,基金規模不宜過小,如果僅僅幾個億,就很難做到在分散風險的同時,博取最大收益;另一方麵,基金規模也不宜過大,所謂“船小好調頭”,高達幾百億、上千億的基金,很難在市場上靈活運轉,收益自然好不到哪兒去,一旦碰上大熊市行情,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調整倉位。

最後,運用一些技巧。由於選擇基金在投資對象、投資策略等方麵存在許多的差異,因此要正確地選擇一隻基金確實需要一些技巧。在麵對開放式基金的時候,具體說來投資者應該考慮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