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1 / 3)

進入21世紀,一個具有誘惑力的投資工具——外彙,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的目光。外彙投資是真正地用錢賺錢。任何商品都有差別,相應地會有差價,而有差價就會有獲利的空間,貨幣也是如此。投資外彙就是獲取不同貨幣之間的差價。在外彙市場,無論經濟發展還是衰退,投資者都有利可圖。

外彙的含義和分類

1.什麼是外彙

外彙的概念具有雙重含義,即有動態和靜態之分。

外彙的動態概念,是指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外一個國家的貨幣,借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係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它是國際彙兌的簡稱。從這個意義上講,外彙也就等同於國際結算或外彙交易活動。在現實的國際結算中,人們並不是把不同的貨幣在不同國家之間運來運去,而主要是通過國際信用工具如外彙彙票在國際間進行傳遞,將各種債權債務關係集中到銀行賬戶上加以衝抵和劃轉來實現最終的支付。

外彙的靜態概念,是指外國貨幣或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能用於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中國1996年頒布的《外彙管理條例》第三條對外彙的具體內容做出如下規定:外彙是指:

(1)外國貨幣,包括紙幣、鑄幣。

(2)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的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3)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

(4)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

(5)其他外幣計值的資產。

2.外彙的分類

外彙有多種分類法。

(1)按其能否自由兌換,可分為自由兌換外彙、有限自由兌換外彙和記帳外彙。

①自由兌換外彙,就是在國際結算中用得最多、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在國際金融中可以用於償清債權債務、並可以自由兌換其他國家貨幣的外彙。例如美元、港幣、加拿大元等。

②有限自由兌換外彙,則是指未經貨幣發行國批準,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對第三國進行支付的外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凡對國際性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有一定限製的貨幣均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世界上有一大半的國家貨幣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包括人民幣。

③記賬外彙,又稱清算外彙或雙邊外彙,是指記賬在雙方指定銀行賬戶上的外彙,不能兌換成其他貨幣,也不能對第三國進行支付。

(2)根據外彙的來源與用途不同,可以分為貿易外彙、非貿易外彙和金融外彙。

①貿易外彙,也稱實物貿易外彙,是指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彙,即由於國際間的商品流通所形成的一種國際支付手段。

②非貿易外彙是指貿易外彙以外的一切外彙,即一切非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彙,如勞務外彙、僑彙和捐贈外彙等。

③金融外彙與貿易外彙、非貿易外彙不同,是屬於一種金融資產外彙,例如銀行同業間買賣的外彙,既非來源於有形貿易或無形貿易,也非用於有形貿易,而是為了各種貨幣頭寸的管理和擺布。資本在國家之間的轉移,也要以貨幣形態出現,或是間接投資,或是直接投資,都形成在國家之間流動的金融資產,特別是國際遊資數量之大,交易之頻繁,影響之深刻,不能不引起有關方麵的特別關注。貿易外彙、非貿易外彙和金融外彙在本質上都是外彙,它們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而是經常互相轉化。

(3)根據外彙彙率的市場走勢不同,外彙又可區分為硬外彙和軟外彙。

外彙就其特征意義來說,總是指某種具體貨幣,如美元外彙是指以美元作為國際支付手段的外彙;英鎊外彙是指以英鎊作為國際支付手段的外彙;日元外彙是指以日元作為國際支付手段的外彙,等等。在國際外彙市場上,由於多方麵的原因,各種貨幣的幣值總是經常變化的,彙率也總是經常變動的,因此根據幣值和彙率走勢我們又可將各種貨幣歸類為硬貨幣和軟貨幣,或叫強勢貨幣和弱勢貨幣。

3.外彙的作用。外彙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具體有以下幾個。

(1)促進國際的經濟、貿易的發展。用外彙清償很多的債權債務,不僅能節省運送現金的費用,降低風險,縮短支付時間,加速資金周轉,更重要的,是運用這種信用工具,可以擴大國際的信用交往,拓寬融資渠道,促進國際經貿的發展。

(2)調劑國際資金餘缺。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了資金配置不平衡。有的國家資金相對過剩,有的國家資金嚴重短缺的,客觀上存在著調劑資金餘缺的必要。而外彙充當國際的支付手段,通過國際信貸和投資途徑,可以調劑資金餘缺促進各國經濟的均衡發展。

(3)外彙是一個國家國際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清償國際債務的主要支付手段。它跟國家黃金儲備一樣,作為國家儲備資產,一旦國際收支發生逆差時可以用來清償債務。

彙率的含義和分類

1.彙率的概念

彙率亦稱“外彙行市或彙價”,是一國貨幣同另一國貨幣兌換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如果把外國貨幣比作商品的話,那麼彙率就是買賣外彙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彙率。

彙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杆,因為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都是按本國貨幣來計算成本的,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其商品成本一定會與彙率相關。彙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2.彙率的種類

(1)按國際貨幣製度的演變劃分。

①固定彙率。是指由政府製定和公布,並隻能在一定幅度內波動的彙率。

②浮動彙率。是指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彙率。其漲落基本自由,隨著外彙市場的供求變化而自由波動。一國貨幣市場原則上沒有維持彙率水平的義務,但必要時可進行幹預。

(2)按製定彙率的方法來劃分。

①基本彙率。通常選擇一種國際經濟交易中最常使用、在外彙儲備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的可自由兌換的關鍵貨幣作為主要對象,與本國貨幣對比,訂出彙率,這種彙率就是基本彙率。一般美元是國際支付中使用較多的貨幣,各國都把美元當作製定彙率的主要貨幣,常把對美元的彙率作為基本彙率。

②交叉彙率。製定出基本彙率後,本幣對其他外國貨幣的彙率就可以通過基本彙率加以套算,這樣得出的彙率就是交叉彙率,又叫做套算彙率。

(3)按銀行買賣外彙的角度劃分

①買入彙率。又叫做買入價,是外彙銀行向客戶買進外彙時使用的價格。因其客戶主要是出口商,賣出價常被稱作“出口彙率”。

②賣出彙率。又叫做賣出價,是外彙銀行向客戶賣出時使用的價格。因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彙率”。

買入賣出價是根據外彙交易中所處的買方或賣方的地位而定的。買賣價之間的差額一般為1%—5%左右,這是外彙銀行的手續費收益。

③中間彙率。它是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數。報刊報導彙率消息時常用的中間彙率。

④現鈔彙率。一般國家都規定,不允許外國貨幣在本國流通,隻有將外幣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夠購買本國的商品和勞務,因此產生了買賣外彙現鈔的兌換率,即現鈔彙率。

(4)按銀行外彙付彙方式劃分

①電彙彙率。電彙彙率是銀行賣出外彙後,以電報為傳遞工具,通知其國外分行或代理行付款給受款人時所使用的一種彙率。電彙係國際資金轉移中最為迅速的一種國際彙兌方式,能在一到三天內支付款項,銀行不能利用客戶資金,因而電彙彙率最高。

②信彙彙率。信彙彙率是在銀行賣出外彙後,用信函方式通知付款地銀行轉會收款人的一種彙款方式。由於郵程需要時間較長,銀行可在郵程期內利用客戶的資金,故信彙彙率較電彙彙率低。

③票彙彙率。票彙彙率是指銀行在賣出外彙時,開立一張由其國外分支機構或代理行付款的彙票交給彙款人,由其自帶或寄往國外取款。由於票彙彙率從賣出外彙到支付外彙有一段間隔時間,銀行可以在這段時間內占用客戶的資金,所以票彙彙率一般比電彙彙率低。

(5)按外彙交易交割期限長短劃分

①即期彙率。也叫現彙彙率。它是指買賣外彙雙方於成交當天或兩天以內進行交割時使用的彙率。

②遠期彙率。它是在未來一定時期進行交割,而事先由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達成協議的彙率。到了交割日期,由協議雙方按預訂的彙率、金額進行交割。遠期外彙買賣是一種預約性交易,是由於外彙購買者對外彙資金需求的時間不同,是為了避免外彙風險而產生的。遠期彙率與即期彙率相比是有差額的,這種差額叫遠期差價。差額用升水、貼水和平價來表示。升水是表示遠期彙率比即期彙率貴,貼水則表示遠期彙率比即期彙率便宜,平價表示兩者相等。

(6)按對外彙管理的寬嚴區分,有官方彙率和市場彙率

①官方彙率。是指國家機構(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彙管理當局)公布的彙率。官方彙率又可分為單一彙率和多重彙率。多重彙率是一國政府對本國貨幣規定的一種以上的對外彙率,是外彙管製的一種特殊形式。其目的在於獎勵出口限製進口,限製資本的流入或流出,以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②市場彙率。是指在自由外彙市場上買賣外彙的實際彙率。在外彙管理較鬆的國家,官方宣布的彙率往往隻起中心彙率作用,實際外彙交易則按市場彙率進行。

(7)按外彙銀行營業時間的角度考察

①開盤彙率。又叫開盤價,是外彙銀行在一個營業日剛開始營業時進行外彙買賣使用的彙率。

②收盤彙率。又稱收盤價,是外彙銀行在一個營業日的外彙交易終了時使用的彙率。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外彙交易設備的現代化,世界各地的外彙市場連為一體。由於各國大城市存在時差,而各大外彙市場彙率又相互影響,所以一個外彙市場的開盤彙率往往受到上一時區外彙市場收盤彙率的影響。開盤與收盤彙率隻相隔幾個小時,但在彙率動蕩的今天,也往往會有較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