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2 / 3)

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

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有很多,經濟、政治、曆史、文化風俗等社會生活各個方麵都與黃金緊密聯係。由於有著作為貨幣的長久曆史,黃金具有雙重屬性,一是其本身作為貴重金屬的商品屬性;二是有著世界貨幣功能的貨幣屬性。黃金價格的變動,絕大部分原因是受到黃金本身供求關係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個20幾歲的投資者,就應該盡可能地了解任何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對黃金價格的走勢進行預測,以達到合理進行投資的目的。其主要的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供給因素: 供給方麵因素主要有:

(1)地上的黃金存量。全球目前大約存有13.74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的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2%的速度增長。

(2)年供求量。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4200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62%。

(3)新的金礦開采成本。開采成本的上升或者下降也會影響黃金的走勢。

(4)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 。

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蕩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2、需求因素。黃金的需求與黃金的用途有直接的關係。

(1)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

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采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2)保值的需要。

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態勢下,由於黃金相對於貨幣資產保險,導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金價上漲。1987年因為美元貶值,美國赤字增加,中東形勢不穩等促使國際金價大幅上升。

(3)投機性需求。投機者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利用黃金市場上的金價波動,加上黃金期貨市場的交易體製,大量“沽空”或“補進”黃金,人為地製造黃金需求假象。

3.美元走勢

美元雖然沒有黃金那樣的穩定,但是它比黃金的流動性要好得多。因此,美元被認為是第一類的錢,黃金是第二類。黃金與美元的關係,簡單地說,美元強黃金就弱,黃金強美元就弱。

4.戰亂及政局震蕩

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事件都將影響金價。政府為戰爭或為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而支付費用、大量投資者轉向黃金保值投資,這些都會擴大對黃金的需求,刺激金價上揚。如第二次世界大戰、越南戰爭、1976年泰國政變、1986年“伊朗門”事件、“9-11”事件等,都使金價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5.世界金融危機

假如出現了世界級銀行的倒閉,金價會有什麼反應呢?

其實,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是因為危機出現時人們自然都會保留金錢在自己的手上,銀行會出現大量的擠兌或破產倒閉。當美國等西方大國的金融體係出現了不穩定的現象時,世界資金便會投向黃金,黃金需求增加,金價即會上漲。黃金在這時就發揮了資金避難所的功能。

6.通貨膨脹

當一國的物價穩定時,其貨幣的購買能力就越穩定。相反,通貨率越高,貨幣的購買力就越弱,這種貨幣就愈缺乏吸引力。相反,如果通脹劇烈,持有現金根本沒有保障,收取利息也趕不上物價的暴升,人們就會采購黃金,因為此時黃金的理論價格會隨通脹而上升。

(2)各國的貨幣政策。當某國采取寬鬆的貨幣政策時,由於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黃金價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國內資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歐洲和日本,各國由於持有的美元淨頭寸增加,出現對美元幣值的擔心,於是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拋售美元,搶購黃金,並最終導致了布雷頓森林體係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後,利率因素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日益減弱。

8.本地利率

投資黃金不會獲得利息,其投資的獲利全憑價格上升。在利率偏低時,衡量之下,投資黃金會有一定的益處;但是利率升高時,收取利息會更加吸引人,無利息黃金的投資價值就會下降,既然黃金投資的機會成本較大,那就不如放在銀行收取利息更加穩定可靠。利率與黃金有著密切的聯係。

9.國際貿易、財政、外債赤字對金價的影響

債務,這一世界性問題已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特有的現象。在債務鏈中,債務國本身如果發生無法償債的現象將導致經濟停滯,而經濟停滯又進一步惡化債務的惡性循環,就連債權國也會因與債務國之關係破裂,麵臨金融崩潰的危險。這時,各國都會為維持本國經濟不受傷害而大量儲備黃金,引起市場黃金價格上漲。

對於黃金走勢的基本分析有許多方麵,當我們在利用這些因素時,就應當考慮到它們各自作用的強度到底有多大,找到每個因素的主次地位和影響時間段,來進行最佳的投資決策。

怎樣投資黃金

最近幾年來,黃金價格不斷攀升,許多投資者對此心動不已。黃金投資也逐漸成為個人理財投資的熱門。隨著各家銀行相繼推出各類黃金業務,越來越多的20幾歲年輕人開始對“炒金”投資躍躍欲試。但真要一試身手,又會產生了這樣的疑問:現在市場上究竟有多少黃金產品可以購買?要不要買?買什麼?如何買?怎麼才能徹底揭開“炒金”的神秘麵紗,讓投資者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市場中,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自己做主呢?

黃金具備避險保值的功能,但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客觀上必然存在風險。因此,投資黃金與其它投資市場一樣,收益與風險並存。那麼,20幾歲投資者涉足黃金投資領域應做好哪些準備呢?

1. 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金價上下起伏,會隨時影響著投資者的情緒,如果沒有抵禦風險的意識,沒有足夠的心理控製力,就會失去客觀判斷市場的能力。因此,投資者必須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敢於承擔一定風險是投資黃金必備的心理因素。

2. 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識。投資者還應該了解黃金的價格受哪些因素影響、黃金投資品種各自的特點等黃金投資基本知識,學著掌握黃金價格走勢的基本分析手法,以便在投資黃金時根據投資需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3.要有明確的目標,並根據階段目標需求選擇介入的時機。投資黃金,從時間上可以分為短期投資、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從獲利要求上可以分為保值和增值兩種。如果是以長期保值增值目的為主,選擇用中長線眼光去投資黃金可能更為合適;如果是希望在短期內通過金價波動賺取價差,就可選擇短期投資。普通投資者對金價的短期走勢很難判斷,可選擇一個相對低點,以中長期投資心態介入,這樣既方便又省心。

4.保持適度原則。對於投資者而言,在投資黃金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保持適度。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和預期目標來追求投資回報。一般來說,每個人在風險偏好、資金實力、時間安排、操作手法等方麵都不相同,在進行黃金投資以前,需要跟據實際情況,量體裁衣,正確做好投資前的準備工作。

5.盡量投資“紙黃金”

有很多投資者從事實物黃金投資。但是,目前國內實物黃金的交易製度並不完善,中間存在許多風險。其實實物黃金隻是銀行所提供的黃金業務中的一種,目前還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黃金,我們把它稱做“紙黃金”。

所謂“紙黃金”,是指投資者在賬麵上買進賣出黃金賺取差價獲利的投資方式。也就是說,投資者買賣黃金不進行實物黃金交割,但可以通過把握市場走勢低買高拋,從中獲得價格波動的收益,不見真金照樣炒金。

不僅如此,與實物黃金相比,紙黃金全過程不發生實金提取和交收的二次清算交割行為,從而避免了黃金交易中的成色鑒定、重量檢測等手續,省略了黃金實物交割的操作過程,對於有“炒金”意願的投資者來說,紙黃金的交易更為簡單便利,獲利空間也更大。

目前國內主要的紙黃金理財產品有三種:中行的“黃金寶”、工行的“金行家”以及建行的“賬戶金”。由於這三種產品各有差異,專家建議投資者不妨貨比三家,在選擇產品時考慮以下因素。

(1)交易時間:一般來說,銀行的交易時間開放得越長越好,這樣就可以隨時根據金價的變動進行交易。在這方麵,中行“黃金寶”的交易時間為24小時不間斷交易;工行“金行家”是從周一到八點到周六淩晨四點不間斷交易;建行“賬戶金”則相對落後,其交易時間定在了白天10:00至15:30。

(2)報價方式:通常有兩種,即按國內金價報價和按國際金價報價。在報價上,中行“黃金寶”的報價參考國際金融市場黃金報價,通過即時彙率折算成人民幣報價而來;建行“賬戶金”直接采用了依據金交所的AU99.99和AU99.95的實時報價為基準的報價方式;而工行“金行家”則把人民幣和美元分開,綜合采用了國內金價報價和按國際金價報價。

(3)交易點差:用金價差減去銀行的交易點差就是紙黃金的投資回報,因此選擇低的交易點差可以讓自己的收益率更高。在這方麵,中行“黃金寶”業務單邊的交易點差為0.4元/克;建行“賬戶金”的單邊交易點差為0.5元/克;工行“金行家”的單邊點差則分成兩種,“人民幣賬戶金”為0.4元/克,“美元賬戶金”為三美元/盎司。

6.長期持有

雖然投資紙黃金被視為投資者進入國際黃金市場的最直接途徑,使投資者無需持有真實黃金。隻憑一紙賬戶就可自由進行黃金交易,但投資者也不能完全無視風險的存在。由於目前開辦黃金業務的銀行都收取0.5元每克的單邊傭金,投資者在買賣黃金時應該計算好投資成本,隻有當黃金價格上漲了1元每克時才有利潤出現。投資者切忌盲目跟隨市場波動頻繁進出,否則不光承擔市場風險,僅黃金來回買賣的手續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據業內人士分析,盡管目前黃金價格位置比較高,但利用黃金衝高回落的時機,在價位支撐點的時候介入,還是會有獲利的機會。

由於黃金價格波動較小,投資者在投資黃金產品時切忌急功近利,建議培養長期投資的理念。

選準黃金投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