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肉牛養殖秀中原 小集寫出大文章(2 / 2)

張進偉告訴記者:“帝源養殖合作社所占的200多畝土地大部分是從東溝組村民的手裏流轉過來的,由於都是旱地無法澆灌,村民們大都不願意耕種,即使有人耕種,收獲也是寥寥無幾。我公司將這些荒地流轉過來後,雇傭村民200餘人前來打工,人均月工資平均2000元左右。”

記者隨即對幾個農民工進行采訪。

張應照,小集村9組人,現年53歲,家裏四口人,兩個孩子都已經20多歲,常年在外打工,他與妻子在家裏守著3畝薄田,糊口還可以,收入幾乎沒有。這次,張應照的3畝多地被天下秀流轉後,每年可收入地租3600元,他騰出手外出打工每月收入4000元,其妻子在帝源合作社打工,每月收入1500元。張應照樂嗬嗬地說:“感謝天下秀公司,感謝張進偉書記!是他和他的合作社把我和妻子從責任田裏解放出來,現在我全家四口人個個每月都有收入!”

張高明,小集村9組人,全家四口人,他和兩個孩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家中的3畝多地一直由其妻子照料。他的妻子常常抱怨這些土地宛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去年,他家的這些土地流轉給天下秀以後,其妻就被雇傭到帝源合作社打工,年收入兩萬多元。他的妻子高興地告訴記者:“流轉前,這些土地成了我的一塊心病——耕種吧,收獲顧不住成本;不種吧,撂荒了感到可惜,況且,別人也會說我懶惰!現在可好了,天下秀公司不但每畝每年給我家1000斤小麥,而且我還能來打工!”

在帝源養殖合作社的養殖場裏,記者看到1萬多平方米的養殖大棚裏飼養著1000多頭肉牛,這些牛有的臥在地上休息,有的勾著頭吃草……這裏牛的品種主要是西門塔爾和夏洛萊。西門塔爾牛原產於瑞士西部的阿爾卑斯山區,主要產地為西門塔爾平原和薩能平原。在法、德、奧等國邊鄰地區也有分布。現已分布到很多國家,成為世界上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乳、肉、役兼用品種之一。

夏洛來牛原產於法國夏洛來省和涅夫勒地區,是舉世聞名的大型肉牛品種,自育成以來就以其生長快、肉量多、體型大、耐粗放而受到國際市場的廣泛歡迎,早已輸往世界許多國家。

帝源養殖合作社引進的這兩種牛全是肉牛,由於其品種優良,建場之初就與河南省焦作市修武伊賽肉牛養殖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帝源出欄的肉牛全部由該公司收購。張進偉告訴記者,他們養殖的肉牛到明年初將達到5000頭,2016年將達到萬頭以上。那時,天下秀公司的肉牛存欄將是中原之最。小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莊,將依托天下秀公司寫出驚世駭俗的大文章!

天下秀公司共流轉土地3000多畝,除肉牛場占地200多畝外,其餘全部用來種植飼料。因為,一頭牛每天大約要吃掉飼料30斤,全年需要飼料六噸左右。帝源合作社一旦達到萬頭肉牛的規模,每年光飼料就需要6萬噸左右。所以,天下秀除了收購當地村民的秸稈外,自己必須要有足夠的飼料儲備。

據記者了解,本月之內,天下秀的200多頭成年肉牛就要出欄,每頭的售價大概在18000元左右,利潤可能隻有5000元,200頭也不過是100萬元的利潤。但這第一桶金的收獲,足以成為天下秀公司所有人員的強心劑。因為他們知道,隻要以科學為本勤奮地耕耘,兩千頭、兩萬頭肉牛的利潤會在不遠處向他們招手。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唐朝詩人劉禹錫這首《秋詞》,正是天下秀公司的真實寫照。

采訪結束時,張進偉誠懇地對記者說:“我們的養殖合作社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發展壯大,除了我們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外,還要感謝會盟鎮領導和孟津縣畜牧局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