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梁紅豔的目的(2 / 2)

陶如軒本來還聽的有些雲山霧罩,心想顧平怎麼一進來就問追悼會上的事兒,而梁紅豔似乎一下子就猜中了顧平的心思一樣,現在才算有所明白,這二人估計也是心照不宣,兩句閑談便交流了對劉齊家所寫追悼詞的看法。顧平目的,更多的恐怕是要統一陣線。

今天追悼會上組織部長劉齊家的追悼詞,陶如軒也大致聽了一下,對孫殿民確實有不少過譽之處。而這樣一來,無形中就等於抹殺顧平作為一把手的功績。劉齊家起碼應該寫上“在市委宣傳部和縣委顧書記的領導下,孫殿民如何如何”,可劉齊家偏偏把這些看似套話,但也又十分必要的詞全部給去掉了。

劉齊家是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也是一位老同誌了,不會大意的連這點道理都不懂。那麼他為什麼還要這麼寫、這麼說,那就隻有一種解釋了,他對縣委書記顧平有成見,故意為之。如此一來,顧平對他有意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顧平是縣委書記,劉齊家是組織部長,如果照此勢頭發展下去,劉齊家這個組織部長,估計就離倒黴不遠了。

梁紅豔想要接任孫殿民,就必須依靠顧平,當然要順著顧平的意思說了。這種連自己一個小科員都能聽出來、看出來的問題,梁紅豔豈能看不出來。因此,顧平一開口,梁紅豔便知道該怎麼說了。

“對對對,顧書記說的太對了,現在有些同誌就是個人英雄主義思想嚴重。這跟我們的革命傳統思想嚴重不符嘛。”梁紅豔符合顧平的同時,提出了理論依據。

對這樣的回答,顧平顯然非常滿意,點了點頭,這才將目光落在了陶如軒的身上,馬上堆起了一臉的微笑問梁紅豔道:“紅豔,這就是你要給我介紹的小陶吧。小夥子看上去很精神嘛。不錯,不錯。”

被顧平提起,陶如軒急忙站起來欠了欠身。梁紅豔這才給顧平介紹道:“陶如軒,燕京大學的高材生,文章寫的很不錯。”說著停頓了一下,掛了一臉的不好意思接著道:“其實你讓我寫的稿子,很多都是出自小陶之手,我不過是應個虛名。”

陶如軒不禁證了一下,心想梁紅豔除了上次讓自己寫了一篇關於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的總結稿之外,好像再沒讓自己寫過,怎麼突然把自己的功勞往自己身上推呢,旋即再一想便明白了:梁紅豔之所以甘願將功勞讓給自己,可不是隨便一說,而是要將自己推給顧平的一種手段。

顧平一聽,果然是一臉意想不到的笑容,對陶如軒道:“很好,很好,年輕人有這樣的文字功底,很不容易。”焦點一下子就落在了陶如軒的身上,接著問道:“小陶家裏還有什麼人,父母都還好吧?”

這便是梁紅豔所說,開始詢問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了。當然,顧平之所以問陶如軒家裏還有什麼人,可不是隨隨便便問的,而是政審的一種形式。父母身體不好自然要影響工作,家庭背景複雜,肯定事情比較多。當然,此刻的陶如軒並不知道會有如此深意。

因為早有準備,陶如軒稍作思慮便道:“謝謝顧書記關心,我爸媽都是陶瓷廠的工人,我爸是黨員,在廠裏一直擔任工段長,我媽去年已經退休了,他們身體都挺好。我上邊還有一個姐姐,現在京海大學讀博士。”

簡短的兩句話,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的跡象,陶如軒說完後,輕輕點了點頭,意思是自己已經說完了。顧平顯然對陶如軒的回答還算滿意,工人子女,父親還是黨員,最難能可貴的是還有個博士生姐姐,這樣的家庭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你的父母能培養出一個燕京大學的高材生,一個京海大學的博士生,很了不起啊。”顧平誇讚了一句,接著問道:“那我要問問你這個燕京大學的高材生,在咱們汾城這個小地方當個公務員,又賺不了大錢,難道就不覺得屈才嗎?有沒有想過去大城市發展?”

這可是個陷阱,連梁紅豔也不禁在陶如軒的臉上瞟了一眼,估計也為陶如軒捏了一把汗。因為這個問題,你無論怎麼回答都很容易情緒化,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麵對這個問題不是胡亂吹噓一番,就是假模假樣地說一堆沒用的保障。